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臭茉莉叶

臭茉莉叶

药材名称臭茉莉叶

拼音Chòu Mò Lì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重瓣臭茉莉和臭茉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lerodendrumphilippinumSchauer2.C.philippinumSchauervar.simplexMoldenk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重瓣臭茉莉落叶灌木,高50-120cm。小枝近四棱形或近圆形,幼时被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3-17cm,被短柔毛或近绒毛;叶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心形,长10-22cm,宽8-21cm,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截形或宽楔形,边缘疏生粗齿,表面密被伏生刚毛,背央密被柔毛;基部三出脉,在脉腋有数个盘状体。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排列紧密,花梗被绒毛;苞片披针形,长1.5-3cm,被短柔毛及少数疣状腺体;花萼钟状,长1.5-1.7cm,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7-10mm;花冠红色、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长2.5-4cm,花冠管裂片卵圆形;雄蕊常变成花瓣而形成重瓣。果近球形,直径6-8mm。

2.自茉莉植株被较密的毛。单叶对生:叶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心形。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较密集,花及苞片均较多,花较大,单瓣;花萼长1.5-2.5cm,5裂,裂片披针形,长1-1.6;花冠白色或淡红色,花冠管长2-3cm,裂片椭圆形,长约1cm。核果近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直径8-10mm,萼缩存,结果时增大而包于果外。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溪旁或林下,多栽倍供观赏。

2.生于海拔650-1500m的林中溪边。

资源分布:1.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2.分布于广西、贵云南等地。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解毒;降压。主痈肿疮毒;疥癞;湿疹瘙痒;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醋柳果

    药材名称醋柳果拼音Cù Liǔ Guǒ别名沙枣(《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大尔卜兴(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实。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沙棘,又

  • 鞑新菊

    药材名称鞑新菊拼音Dá Xīn Jú别名色尔君木美多(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鞑新菊的头状花序。8~9月采花,阴干。原形态鞑新菊,又名:川西小黄菊。多年生草本,被

  • 托里贝母

    药材名称托里贝母拼音Tuō Lǐ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Tortifoliae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托里贝母Fritillariatortifolia X. Z

  • 淡竹叶

    《中国药典》:淡竹叶药材名称淡竹叶拼音Dàn Zhú Yè英文名HERBA LOPHATHERI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

  • 麻花

    《中药大辞典》:麻花药材名称麻花拼音Má Huā别名乌麻花(《千金方》)。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科植物***的雄株花枝。化学成分雌花花穗分泌的树脂含***酚、四氢***酚、***二酚等麻醉性物质,其中

  • 白鬼笔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鬼笔药材名称白鬼笔别名鬼笔、鬼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

  • 野辣烟

    药材名称野辣烟拼音Yě Là Yān别名午香草、香附草、香辣烟来源菊科香青属植物粘毛香青Anaphalis bulleyana (J. E. Jeffr.)Chang,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大树皮

    《中药大辞典》:大树皮药材名称大树皮拼音Dà Shù Pí别名梅榆、榆树出处《云南中草药遗》来源为榆科植物越南榆的树干内皮。秋末采集。刮去表面粗皮,洗净,晒干。原形态落叶

  • 两广瘤足蕨

    药材名称两广瘤足蕨拼音Liǎnɡ Guǎnɡ Liú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两广瘤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liankwangensis Ching[P

  • 三叶茶

    药材名称三叶茶拼音Sān Yè Chá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波叶异木患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ophylus caudatus Radlk.[A.racemosus auct.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