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苎花

苎花

药材名称苎花

拼音Zhù Huā

别名麻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nivea(L.)Gaud.[Urtica nivea L.]

采收和储藏:夏季花盛期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半灌木,高1-2m。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青褐色,密生粗长毛。叶互生;叶柄长2-11cm;托叶2,分离,早落;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长7-15cm,宽6-12cm,先端渐尖或近尾状,基部宽楔形或截形,边缘密生齿牙,上面绿色,粗糙,并散生疏毛,下面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基出脉3条。花单性,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呈圆锥状,腋生,长5-10cm,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无花梗,黄白色,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淡绿色,簇球形,直径约2mm,花被管状,宿存,花柱1。瘦果小,椭圆形,密生短毛,为宿存花被包裹,内有种子1颗。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在我国河南、山东及陕西以南各地广为栽培,也有野生。

性状性状鉴别 雄花序为圆锥花序,多干缩成条状,花小,淡黄色,花被片4,雄蕊4;雌花序簇成球形,淡绿黄色,花小,花被片4,紧抱子房,花柱1。质地柔软。气微香,味微辛、微苦。

性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心除烦;凉血透疹。主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耆茎叶

    药材名称黄耆茎叶拼音Huánɡ Qí Jīnɡ Yè别名芰草(《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茎叶。功能主治《别录》:"疗渴及筋挛,痈肿

  • 黄荆根

    《中药大辞典》:黄荆根药材名称黄荆根拼音Huánɡ Jīnɡ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马鞭草料植物黄荆的根。2月或8月采挖。药理作用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并有祛痰作用

  • 猪毛草

    药材名称猪毛草拼音Zhū Máo Cǎo别名善鸡尾草、小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

  • 宽卵叶山蚂蝗

    药材名称宽卵叶山蚂蝗拼音Kuān Luǎn Yè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假山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宽卵叶山蚂蝗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

  • 毛轴铁角蕨

    药材名称毛轴铁角蕨拼音Máo Zhóu Tiě Jiǎo Jué别名细叶青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毛轴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crinicaule Hance采收和储

  • 灰叶根

    《中药大辞典》:灰叶根药材名称灰叶根拼音Huī Yè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灰叶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化学成分根皮含鱼藤酮、灰叶素和鱼藤素。性味微苦,

  • 楹树

    药材名称楹树别名牛尾木来源豆科楹树Albizzia chinensis (Osb.) Merr.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性味淡、涩,平。功能主治固涩止泻,

  • 水鬼蕉叶

    药材名称水鬼蕉叶拼音Shuǐ Guǐ Jiāo Yè别名引水蕉、郁蕉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鬼蕉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有鳞茎。叶数枚,集生基部,抱茎;剑形,长45~7

  • 鸭嘴癀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嘴癀药材名称鸭嘴癀拼音Yā Zuǐ Huánɡ别名小接骨、双须蜈蚣、四方草[厦门]、鸡舌癀、定经草、田边草来源玄参科母草属植物长蒴母草Lindernia anagall

  • 石防风

    《中药大辞典》:石防风药材名称石防风拼音Shí Fánɡ Fēnɡ别名珊瑚菜(《纲目》),山葖(《安徽通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石防风的根。秋、冬采挖根部,洗净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