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藤本夜关门

藤本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本夜关门

药材名称藤本夜关门

来源旋花藤本夜关门Argyreia osyrensis (Roth) Choisy var. cinerea Hand.-Mazz.,以叶、根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微涩、淡,平。

功能主治消炎收敛。主治子宫脱垂,偏头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2两;外用研细粉撒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藤本夜关门

药材名称藤本夜关门

拼音Ténɡ Běn Yè Guān Mén

别名合包叶、猪叶莱

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灰毛白鹤藤的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yreia osyrensis (Roth) Choisy var.cinerea Hand.-Mazz.[lettsomia bella auct. Non C. B.Clarke]

采收和储藏:叶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灰毛白鹤藤攀援灌木。茎圆柱形,密被白色或带灰色或淡褐色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7.5cm,密被灰色卷曲柔毛,具槽;叶片宽卵形至近圆形,长6-12cm,宽3.5-11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上面密被有瘤状基部的俯伏灰长柔毛,背面密被极密而卷曲的灰柔毛。花序聚集成头状,花无柄或近无柄;总花梗、苞片及萼片外面均被绒毛;花冠管状钟形,粉红色,冠檐深5裂,裂片狭卵形,瓣中带密被白色柔毛;雄蕊及花柱伸出;花丝基部扩大,被毛;子房无毛,2室。果球形,红色,包以增大的萼片,萼片内面红色。种子2颗或1颗,近于无毛。花期秋、冬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1600m的疏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卵形或阔卵形,长6-12cm,宽3.5-11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上表面密被具瘤状基部的灰长柔毛,下表面被卷曲的灰柔毛;叶柄长3-3.5cm,密被灰色卷曲柔毛,具槽,气微,味微苦。

性味涩;温

功能主治收涩固脱;敛肺;止血。主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肺虚咳喘;月经过多;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细末敷患处;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心七

    药材名称鸡心七拼音Jī Xīn Qī别名荁、乌泡连、如意草、山羊臭、母犁头草、白三百棒、红三百棒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鞘柄堇菜Viola vaginata Maxim.,以全草,根状茎入药。秋后采,洗净

  • 小野鸡尾

    药材名称小野鸡尾拼音Xiǎo Yě Jī Wěi别名海风丝、草莲、凤尾蕨、线鸡尾草、小金花草、光棍药、黑蕨、火汤蕨、金粉蕨、中华金粉蕨、乌蕨、土黄连、日本乌蕨、水金鸡尾、金鸡尾、地柏枝、虾虾猛、凤尾莲

  • 屎咕咕

    《中药大辞典》:屎咕咕药材名称屎咕咕拼音Shǐ Gū Gū别名鸡冠鸟,山和尚、呼哱哱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戴胜科动物戴胜的全鸟。全年可捕,去毛及肠胃,洗净,焙黄研末备用或鲜用。原形态戴胜,又名:臭姑

  • 子楝树根

    药材名称子楝树根拼音Zǐ Liàn Sh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子楝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cadpermum gracilen-tum (Hance) Merr.et Perr

  • 深山酢浆草

    药材名称深山酢浆草拼音Shēn Shān Zuò Jiānɡ Cǎo别名山酢浆草、大酸溜溜、三块瓦来源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山酢浆草Oxalis acetosella L.,或深山酢浆草Oxa

  • 红花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花青藤药材名称红花青藤别名毛青藤、三姐妹藤来源莲叶桐科(青藤科)红花青藤Illigera rhodantha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性味甘、辛、涩,温

  • 紫金砂

    药材名称紫金砂拼音Zǐ Jīn Shā出处《全展选编·内科》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囊瓣芹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30厘米。茎直立,1~2条,管状,少分枝,有短毛。基生叶三角状卵形,长3~7

  • 败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败毒草药材名称败毒草别名耳叶金毛裸蕨来源蕨类裸子蕨科耳叶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pinnata var. auriculata (Fr.) Ching,以根、全草入药

  • 拟囊果芹

    药材名称拟囊果芹拼音Nǐ Nánɡ Guǒ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滇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ospermopsis delauayi (Franch.) Wolff[Arraca

  • 丁蛎

    药材名称丁蛎拼音Dīnɡ Lì英文名T-shaped shellfish别名白丁蛎、螺蛟、丁字贝、海丁子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钳蛤科丁蛎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l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