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蚂蚁上树

蚂蚁上树

药材名称蚂蚁上树

拼音Má Yǐ Shànɡ Shù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dalion Glochidion

别名灰叶算盘子、革叶算盘子

出处始载于《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革叶算盘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ochidon daltoni (Muell.Arg.)Kurz [Phyllanthus daltoni Muell.Ar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尽果柄及杂质,晒干。

原形态革叶算盘子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枝条有棱,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4mm,被微毛或无毛;托叶三角形,长约1mm;叶片纸质或近革质,披针形或椭圆形,有时镰刀状,长3-12cm,宽1.5-3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两面无毛,上面灰绿色,下面带灰白色,侧脉5-7对,在上面凸起。雌雄同株;花簇生于叶腋,基部有2枚苞片,雌雄花分别着生于小枝的上部和下部;雄花花梗长5-8mm,萼片6,长2.5-3mm,先端钝;雄蕊3;雌花几无梗,萼片6,与雄花同,子房扁球形,4-6室,花柱合生呈细棒状,先端3-4裂。蒴果扁球形,直径l-1.5cm,干后褐色,无毛,具多条沟槽,萼片宿存,果柄长约2mm。花期5-6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700m的山坡路旁向阳处和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

性味味涩;性平

归经入肺经

功能主治止咳。主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果实入药,用于咳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丸子

    药材名称岩丸子别名石鼓子、一口血、独牛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柔毛秋海棠Begonia henryi Hemsl.,以块茎入药。秋后挖取块茎,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苦,微寒。功能主治解毒,散瘀,止血

  • 乱角莲

    药材名称乱角莲拼音Luàn Jiǎo Lián别名六棱椎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滇石仙桃的块根。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后研粉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假鳞茎长10~15厘米,

  • 大狼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狼毒药材名称大狼毒拼音Dà Lánɡ Dú别名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隔山堆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

  • 芒萁骨

    《中药大辞典》:芒萁骨药材名称芒萁骨拼音Mánɡ Qí Gǔ别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槟草、乌萁(《福建民间草药》),芒仔(《闽南民间草药》),穿路萁。路萁子柴、鸡毛蕨、筲萁子柴、反

  • 黄细辛

    药材名称黄细辛拼音Huánɡ Xì Xīn别名土细辛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长花细辛的根。秋季采挖,取根,洗净,阴干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15厘米。根茎短,

  • 香石藤果

    《中药大辞典》:香石藤果药材名称香石藤果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秋、冬采收,蒸后取出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龙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药材名称龙珠拼音Lónɡ Zhū来源茄科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x Sav.)Makino,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台湾

  • 白炭

    药材名称白炭拼音Bái Tàn别名火炭(《千金方》),无纹炭(《圣济总录》),木炭(《普济方》),焊炭(《经验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炭之坚紧无纹、烧时焰发白色者。功能主治治肠

  • 小叶地不容

    药材名称小叶地不容拼音Xiǎo Yè Dì Bù Rónɡ别名金不换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小叶地不容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succifera H.S.Lo et Y.Ts

  • 牛角藓

    药材名称牛角藓拼音Niú Jiǎo Xiǎn英文名cattle horns moss别名短叶牛角藓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藓科植物牛角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