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蜀葵苗

蜀葵苗

《中药大辞典》:蜀葵苗

药材名称蜀葵苗

拼音Shǔ Kuí Miáo

出处《纲目》

来源锦葵科植物蜀葵茎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

性味《千金·食治》:"味甘,微寒滑,无毒。"

功能主治治热毒下痢,淋病,金疮。

①《千金·食治》:"除客热,利肠胃。"

②《本草拾遗》:"叶,烧为末,敷金疮;捣碎,敷火疮;又:叶炙煮与小儿食,治热毒下痢及大人丹痢,捣汁服亦可,恐腹痛即暖饮之。"

③《本草蒙筌》:"理恶疮,散血。"

④《纲目》:"作蔬食,滑窍治淋,润燥易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钱;煮食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医林纂要》:"天行病后忌食。"

复方①治小便出血:酒腹葵茎灰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②治小儿口疮:赤葵茎炙干为末,蜜和含。(《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蜀葵苗

药材名称蜀葵苗

拼音Shǔ Kuí Miáo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Hollyhock

别名葵茎、赤葵茎。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L.) Cav. 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haea rosea (L.)Cav. [Alcea rosea L.;Althaea sinensis Cav.;A.rosea (L.) Cav.var.sinensis (Cav.) S.Y.Hu]

原形态蜀葵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m。茎枝密被刺毛。叶互生;叶柄长5-15cm,被星状长硬毛;托叶卵形,长约8mm,先端具3尖;叶近圆心形,直径6-16cm,掌状5-7浅裂或波状棱角,裂片三角形或圆形,中裂片长约3cm,宽4-6cm,上面疏被星状柔毛,粗糙,下面被星状长硬毛或绒毛。花腋生,单生或近簇生,排列成总状花序式,具叶状苞片。花梗长约5mm,果时延长至1-2.5cm,被星状长硬毛;小苞片杯状,常6-7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8-10mm,密被星状粗硬毛,基部合生;萼钟状,直径2-3cm,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2-1.5cm,密被星状粗硬毛;花大,直径6-10cm,有红、紫、白、粉红、黄和黑紫等色;单瓣或重瓣,花瓣倒卵状三角形,长约4cm,先端凹缺,基部狭,爪被长髯毛;雄蕊柱无毛,长约2cm,花丝纤细,长约2mm,花柱分枝多数,微被细毛。果盘状,直径约2cm,被短柔毛,分果爿近圆形,多数,背部厚达1mm,具纵槽。花期2-8月。

生境分部本种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殃各地广泛栽培。

性味甘;凉

归经肺;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热毒下痢;淋证;无名肿毒;水炎烫伤;金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8g:或煮食,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医林纂要》:天行病后忌食。

复方①治小便出血: 酒服葵茎灰方寸,日二。(《千金方》)②治小儿口疮: 赤葵茎炙干为末,蜜和含。(《圣惠方》)

各家论述1.《千金·食治》:除客热、利肠胃。

2.《本草拾遗》:叶,烧为末,敷金疮;捣碎,敷火疮;又:叶炙煮与小儿食,治热毒下痢及大人丹痢,捣汁服亦可,恐腹痛即暖饮之。

3.《木草蒙筌》:理恶疮,散血。

4.《纲目》:作蔬食,滑窍治淋,润燥易产。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团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团叶鳞始蕨拼音Tuán Yè Lín Shǐ Jué英文名Orbicular Lindsaea别名团叶陵齿蕨、鱼眼蕨、螺视蕨、七星剑、月影草、金钱草、田螺掩、高脚假铁线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

  • 药材名称栗拼音Lì别名板栗、毛栗壳、栗子树、大栗来源壳斗科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C. bungeana Blume],以果实、花序、壳斗、树皮、根皮、叶入药。

  • 岩豆根

    药材名称岩豆根拼音Yán Dòu Gēn别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10~11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朱兰

    药材名称朱兰拼音Zhū Lán别名斩龙剑、双肾草、祖师箭、青蛇剑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朱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ia japonica Reichb. F. [P.kungii Ta

  • 臭节草根

    《中药大辞典》:臭节草根药材名称臭节草根拼音Chòu Jié Cǎo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臭节草的根功能主治捣浆,洗肿毒。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臭节

  • 菠菜子

    《中药大辞典》:菠菜子药材名称菠菜子拼音Bō Cài Zǐ别名刺蒺藜(《滇南本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实。化学成分含蔗糖、棉子糖,水苏糖。性味性微温,味微辛甜。归经入脾、

  • 大头橐吾

    药材名称大头橐吾别名兔打伞、猴巴掌、望江南来源菊科大头橐吾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北、广东。性味辛,微温。

  • 沙塘木

    药材名称沙塘木拼音Shā Tánɡ Mù别名降真香(《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油柑的心材或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半晒干或阴干备用。原形态山油柑,又

  • 马齿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齿苋药材名称马齿苋拼音Mǎ Chǐ Xiàn别名马齿菜、马苋菜、猪母菜、瓜仁菜、瓜子菜、长寿菜、马蛇子菜来源本品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以

  • 黑萼棘豆

    《中药大辞典》:黑萼棘豆药材名称黑萼棘豆拼音Hēi è Jí Dòu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黑萼棘豆的全草。8~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