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豺肉

豺肉

《中药大辞典》:豺肉

药材名称豺肉

拼音Chái Ròu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犬科动物

性味甘酸,温。

①《食疗本草》:"酸。"

②《纲目》:"酸,热,有毒。"

③《医林纂要》:"甘苦酸,温。"

功能主治《医林纂要》:"补虚劳,攻坚积,长气力,消骨鲠。"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豺肉

药材名称豺肉

拼音Chái Ròu

英文名Jackal as food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医林纂要》:昔人谓豺肉不堪食,令人瘦,然山中人腊之为良药,病久虚羸,梢食此则神气顿足,骨力顿强;劳食伤、肉伤、坚积看,煎腊服之即消,且不损真气,是则昔人之言,亦多有末尽失。

来源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豺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on alpinus Pallas

原形态豺,形似狼而短小,头部较宽而吻较短,体重15-20kg,体长85-130cm。四肢较短,尾长略小于体长之半。耳端圆钝。乳头6-7对。尾毛较长。通常全身毛红棕色,或近灰棕色而杂以黑毛。头部、颈部、肩部及背部色调较重,并杂有黑色毛尖的针毛,腹面呈浅灰色、棕色或棕白色,口角部位及喉部也近于棕白色。四肢前面深棕褐色,内侧白以或淡灰色。尾端几近黑色,形成黑尾尖。夏季毛短而色深,红棕色尤显深重。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山地、丘陵、森林等处。而热耐寒,群居性,具猎食中型兽类之特性。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新疆、江苏、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酸;性温

归经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虚消积;散瘀消肿。主虚劳体弱;食积;跌打瘀肿;痔瘘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注意食疗本草》:“损人神情,消人脂肉。”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补虚劳,攻坚积,长气力,消骨硬。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金发藓

    药材名称小金发藓拼音Xiǎo Jīn Fā Xiǎn别名红孩儿、止血药来源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东亚小金发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um inflexum(Lindb.)Lac.

  • 金牛草

    药材名称金牛草拼音Jīn Niú Cǎo别名小兰膏、细叶金不换、细金草(《岭南采药录》),小金不换(《广东中药》Ⅱ),细金牛草、七寸金(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小金牛草(广州部队《常用

  • 风箱树根

    《中药大辞典》:风箱树根药材名称风箱树根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Gēn别名水杨梅蔃(《本草求原》),杨梅树根(《福建中医验方》),水杨梅根(《岭南草药志》)。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

  • 南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瓜子药材名称南瓜子拼音Nán Guā Zǐ别名北瓜子、窝瓜子来源葫芦科南瓜属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的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取出种子,

  • 九倒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倒生药材名称九倒生拼音Jiǔ Dǎo Shēnɡ别名变异铁角蕨、铁狼萁来源蕨类铁角蕨科九倒生Asplenium varian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山西、陕西、广西、

  • 白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酒草药材名称白酒草别名山地菊、假蓬、酒药草、小白酒草来源菊科白酒草Conyza japonica (Thunb.) Les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云

  • 破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破骨风药材名称破骨风拼音Pò Gǔ Fēnɡ别名破膝风、川滇茉莉来源木犀科素馨属植物破骨风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以茎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 山油柑果实

    《中药大辞典》:山油柑果实药材名称山油柑果实拼音Shān Yóu Gān Guǒ Shí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芸香科植物山油柑的果实,秋、冬采收,用开水烫透,晒干。原形

  • 香蓼

    药材名称香蓼拼音Xiānɡ Liǎo别名水毛蓼、红杆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粘毛蓼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viscosum Buch.-Ham. Ex D.Don采收和储藏:

  • 赤杨

    《中药大辞典》:赤杨药材名称赤杨拼音Chì Yánɡ别名木拨树、木瓜树、水冬果出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为桦木科植物赤杨的嫩枝叶及树皮。春、秋采收。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