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钝叶草

钝叶草

药材名称钝叶草

拼音Dùn Yè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Helfer Stenotaphrum

别名薏米草、鸭口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钝叶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notaphrum helferi Munro ex Hock. F.

采收和储藏:林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钝叶草,多年生草本。秆下部匍伏,于节处生根向上抽出高10-40cm的直立花枝。叶鞘松驰,通常长于节间,压扁面于背部具脊,常仅包节间下部,平滑无毛;叶舌极短,先端具白色短纤毛;叶片带状,长5-17cm,宽5-11mm,先端微钝,具短尖头,基部截平或近圆形,两面无毛,边缘粗糙。花序轴扁平呈叶状,具翼长10-15cm,宽3-5mm,边缘微粗糙;穗状花序嵌生于主轴的凹穴内,长7-18mm,小穗轴三棱形,边缘微粗糙,先端延生于顶生小穗之上而成一小尖头;小穗互生,卵状披针形,长4-4.5mm,含2小花,而仅第2小花结实;颖先端尖,脉间有小横脉,第1颖广卵形,长为小穗的1/2-2/3,具(3-)5-7脉,第2颖与小穗等长,具9-11脉;第1小花雄性;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7脉,内稃厚膜质,略短于外稃,具2脉,第2外稃革质,有被微毛的小尖头,边缘包卷内稃。花、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1100m以下的湿润草地、林缘或疏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胃;肝经

功能主治益气;催产。主胃下垂;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难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民间用于鱼骨鲠喉,煎水冲龙衣(煅后研末服),并用于难产或胎盘滞留。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桕木根皮

    《中药大辞典》:乌桕木根皮药材名称乌桕木根皮拼音Wū Jiù Mù Gēn Pí别名卷根白皮(《草木便方》),卷子根(《分类草药性》),乌臼(《摘元方》)。出处《纲目》来

  • 红直獐牙菜

    药材名称红直獐牙菜拼音Hónɡ Zhí Zhānɡ Yá Cài别名红直当药来源龙胆科红直獐牙菜Swertia erythrosticta Maxim.,以全草

  • 马先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先蒿药材名称马先蒿拼音Mǎ Xiān Hāo别名广布马先蒿来源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华马先蒿Pedicularis oederi Vahl var. sinensis (Maxim.

  • 山郎木叶

    药材名称山郎木叶拼音Shān Lánɡ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狭叶山黄麻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ma angustifolia(Planch.)Bl.[Sponia angusti

  • 红铁泡刺

    药材名称红铁泡刺拼音Hónɡ Tiě Pào Cì别名乌龙须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红铁泡刺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攀援灌木。枝和叶柄被淡褐色绒毛并具散生钩状的皮刺

  • 多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多鳞鳞毛蕨拼音Duō Lí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Barbate Wood Fern别名芒齿鳞毛蕨 、髯毛鳞毛蕨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多鳞鳞毛蕨的根

  • 鸭脚茶

    药材名称鸭脚茶拼音Yā Jiǎo Chá别名高脚落山箕、山落茄、雨伞子、九节兰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中华野海棠的全株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ia sinensis(Diels)H.L.

  • 玉珊瑚根

    《中药大辞典》:玉珊瑚根药材名称玉珊瑚根拼音Yù Shān Hú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茄科植物珊瑚樱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珊瑚樱,又名:珊瑚子、冬珊瑚。小灌木,高0.6

  • 湖瓜草

    药材名称湖瓜草拼音Hú Guā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Smallhead Lipocarpha别名钮草、七子关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湖瓜草的全草。拉丁植

  • 匙叶黄杨

    药材名称匙叶黄杨拼音Chí Yè Huánɡ Yánɡ别名石黄杨、万年青。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雀舌黄杨的根、叶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xus bodinieri Levl.采收和储藏: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