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钻秆虫

钻秆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秆虫

药材名称钻秆虫

拼音Zuàn Gǎn Chónɡ

别名高粱条螟[成虫名]、高粱钻心虫

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高粱条螟Diatraea venosata (Walker),以幼虫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各地。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治便血。

用法用量0.5~1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钻秆虫

药材名称钻秆虫

拼音Zuàn Gǎn Chónɡ

出处《东北动物药》

来源为螟蛾科动物高梁条螟幼虫。寻找有虫口的陈旧秫秸,劈开取虫,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成虫体长1.2~1.4厘米,展翅2.4~3.4厘米。头、胸部背面灰黄色,腹部黄白色。前翅灰黄色,翅外方右多数暗褐色条纹,外缘翅脉间有7个小黑点。后翅银白色。幼虫体长2~2厘米,头棕褐色,前胸硬皮板及末节硬皮板淡黄褐色,胸腹部其余各节淡黄色或黄褐色,背面有淡紫色纵纹4条,各节近前缘有黑褐色斑纹4个,近后缘有2个。

寄主为高梁,玉米、粟、麻、甘蔗等。幼虫在寄主茎秆内越冬。

生境分部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及广东、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治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钻秆虫

药材名称钻秆虫

拼音Zuàn Gǎn Chónɡ

英文名grain insect

出处出自《东北动物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螟蛾科动物高梁条螟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eras venosata Walker

采收和储藏:寻找有虫口的陈旧秫秸,劈开取虫,鲜用,或用沸水烫死,晒干。

原形态高梁条螟,成虫体长1.2-1.4cm,展翅2.4-3.4cm。头、胸部背面灰黄色,腹部黄白色,前翘灰黄色,翅外方有多数暗褐色条纹,外缘翅脉间有7个小黑点,后翅银白色。幼虫体长2-3cm。头棕褐色,前胸硬皮板及末节硬皮板淡黄褐色,胸腹部其余各节淡黄色或黄褐色,背面有淡紫色纵纹4条,各节近前缘有黑褐色斑纹4个,近后缘有2个。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寄主为高梁、玉米、粟、麻甘蔗等。幼虫在寄生主戏秆内越冬。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性味咸;寒

归经凉血止血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血热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5-10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牛草

    药材名称金牛草拼音Jīn Niú Cǎo别名小兰膏、细叶金不换、细金草(《岭南采药录》),小金不换(《广东中药》Ⅱ),细金牛草、七寸金(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小金牛草(广州部队《常用

  • 美舌藻

    药材名称美舌藻拼音Měi Shé Zǎo别名乌菜、鹧鸪菜、鲁地菜、岩头菜、蛔虫菜来源红叶藻科美舌藻属植物美舌藻Caloglossa leprieurii (Mont.)J. Ag.,以全草入

  • 白花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菜子药材名称白花菜子拼音Bái Huā Cài Zǐ别名臭菜、臭花菜、羊角菜来源白花菜科白花菜属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Gynand

  • 红橡木子

    药材名称红橡木子拼音Hónɡ Xiànɡ Mù Zǐ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红锥的种仁。冬季采收。原形态红锥,又名:赤黎、红黎、红椽栲。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树

  • 滇南美登木

    药材名称滇南美登木拼音Diān Nán Měi Dēnɡ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滇南美登木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austroyunnanensis S.J.Pei et

  • 鸭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血药材名称鸭血拼音Yā Xuè别名家鸭来源雁行目鸭科家鸭Anas domestica L.,以血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清热。主治中风。用法用量生鸭血,每日早晚

  • 麝香草

    药材名称麝香草拼音Shè Xiānɡ Cǎo别名百里香(《上海植物名录》)。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麝香草的全草。5~6月采收。原形态灌木状常绿草本。茎坚硬直立,四棱形,高18~

  • 雕爪

    药材名称雕爪拼音Diāo Zhǎo别名鹰爪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eetus spp.

  • 鹿骨

    《中药大辞典》:鹿骨药材名称鹿骨拼音Lù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骼。性味《药性论》;"味甘,微热,无毒。"功能主治补虚羸,强筋骨。①《别录》:&q

  • 悬钩根

    药材名称悬钩根拼音Xuán Gōu Gēn别名木莓根(《乾坤生意》),三月藨根(《草木便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挖,洗净或剥取根皮,晒干。原形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