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阳桃根

阳桃根

《中药大辞典》:阳桃根

药材名称阳桃根

拼音Yánɡ Táo Gēn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阳桃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阳桃"条。

功能主治治头风,关节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钱(鲜者1~1.5两);或浸酒。

复方①治慢性头风:鲜阳桃根一两至两半,豆腐四两炖服,日服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关节痛:阳桃根四两,浸酒一斤,历一星期可用,每次服一小杯。(《泉州本草》)

③治心痛:阳桃根四至五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阳桃根

药材名称阳桃根

拼音Yánɡ Táo Gēn

英文名Root of Carambola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verrhoa carambol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根,除去泥土,洗净,晒干;或剥取根皮,除去栓皮,取二层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阳桃乔木,高5-12m。幼枝被柔毛及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总叶柄及叶轴被毛,具小叶5-11枚,长约13cm;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6cm,宽约3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锥花序生于叶腋或老枝上,长约3cm;花萼5,红紫色,覆瓦状排列,长约3mm;花冠近钟形,白色至淡紫色,长约5mm,花瓣倒卵形,旋转状排列;雄蕊10,其中5枚较短且无花药,花丝基部合生;子房5室,具5棱槽,每室胚珠多数。浆果卵状或椭圆状,长5-8cm,淡黄绿色,光滑,具3-5翅状棱。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栽培于园林或村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化学成分皮中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羽扇豆醇(lupeol),和1,5-二羟基-6,7-二甲氧基-2-甲基蒽醌-3-O-β-吡喃葡萄糖甘(1,5-dihydroxy-6,7-dimethoxy-2-methyl anthraquinone 3-O-β-glucopyranoside)。

性味味酸;涩;性平

归经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涩精止带。主风湿痹痛;骨节风;瘫缓不遂;慢性头风;心胃气痛;遗精;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脑膏香

    《中药大辞典》:龙脑膏香药材名称龙脑膏香拼音Lónɡ Nǎo Gāo Xiānɡ别名婆律膏(《唐本草》),龙脑油(《南海药谱》),婆律香(《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性味

  • 万丈深茎叶

    《中药大辞典》:万丈深茎叶药材名称万丈深茎叶拼音Wàn Zhànɡ Shēn J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万丈深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黑皮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皮根药材名称黑皮根拼音Hēi Pí Gēn别名陵水暗罗、落坎薯来源番荔枝科黑皮根Polyalthia nemoralis A.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

  • 蕨萁

    药材名称蕨萁拼音Jué Qí别名春不见、一朵云来源蕨类阴地蕨科蕨萁属植物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 (L.) Sw.,以全草入药。春冬采挖,鲜用或晒干。性味苦

  • 大千生

    药材名称大千生拼音Dà Qiān Shēnɡ别名冰粉、水晶凉粉、假酸浆、田珠来源茄科假酸浆属植物大千生Nicandra Physaloides (L.)Gaertn.,以全草、果及种子入药。

  • 盾翅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盾翅藤药材名称盾翅藤拼音Dùn Chì Ténɡ别名吼盖贯(傣语)来源金虎尾科盾翅藤Aspidopteris obcordata Hemsl.,以藤入

  • 无花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无花果药材名称无花果拼音Wú Huā Guǒ别名文先果、奶浆果、树地瓜、映日果、明目果、密果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果实,其根及叶也入药。

  • 大黑药

    《中药大辞典》:大黑药药材名称大黑药拼音Dà Hēi Yà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翼茎旋复花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5厘米。根粗壮。叶互生,倒披针形

  • 鱼香根

    《中药大辞典》:鱼香根药材名称鱼香根拼音Yú Xiān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圆叶薄荷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鱼香草"条。功能主治治一切气痛,阴寒,红

  • 三头灯心草

    药材名称三头灯心草来源灯心草科三头灯心草Juncus triceps Rostk.,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热病烦渴,喉炎,咳嗽,小儿烦躁,多啼。用法用量1~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