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面头叶

面头叶

药材名称面头叶

拼音Miàn Tóu Yè

别名栖头恒。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鹧鸪麻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leinhovia hospit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备用。

原形态鹧鸪麻 乔木,高达12m。树皮灰色,片状剥落;被稀疏的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3-5.5cm,叶片广卵形或卵形,长5.5-18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幼时被稀疏短柔毛,全缘或在上部有小齿数个。聚伞状圆锥花序长达50cm,被毛;花浅红色,密集;萼片浅红色,花瓣状,长约6mm;花瓣较萼短,其中一片成唇状,具囊,且较其他各瓣为短,先端黄色;子房圆球形,被毛,每室通常只1颗胚珠发育。蒴果梨形或略成圆球形,膨胀,长1-1.7cm,成熟时淡绿色而带淡红色。种子圆球形,直径1.5-2mm,黑色或黑褐色。花期3-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地和山地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海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宽卵形或卵形,先端短渐尖或微尖,基部浅心形,近截形或圆形,上面黄绿色,下面疏生微柔毛,全缘或上部生少数小齿,叶柄细长。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叶含槲皮素-3-芸香糖甙(quercetin-3-ruti-noside),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

性味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杀虫疗癣;燥湿止痒。主疥疮;癣疾;皮疹痒痛;头虱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链子

    药材名称石链子拼音Shí Liàn Zi英文名all-grass of Creeping Bulbophyllum别名麦斛、牛虱子、小绿芨、果上叶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伏

  • 老虎姜

    药材名称老虎姜拼音Láo Hǔ Jiānɡ别名白药子(《宁夏中草药手册》),盘龙七、算盘七,鸡头参、山姜《陕西中草药》),惹涅(藏名)。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卷叶黄精的根茎。春、

  • 粗榧根

    药材名称粗榧根拼音Cū Fě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t Wils.)Li[C.drupace

  • 具苞水柏枝

    药材名称具苞水柏枝别名翁波[藏名]来源怪柳科具苞水柏枝Myricaria bracteata Royle,以幼嫩枝条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升阳发散,解毒透疹。主治麻疹不透高热,风湿性

  • 洋草果

    药材名称洋草果拼音Yánɡ Cǎ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原

  • 水兰叶

    药材名称水兰叶拼音Shuǐ Lá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齿萼凤仙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dicentra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

  • 篱栏子

    《中药大辞典》:篱栏子药材名称篱栏子拼音Lí Lán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旋花种植物茉栾藤的种子或全株。原形态茉栾藤,又名:鱼黄草。一年生缠绕藤本。茎柔弱,秃净或近秃净,长

  • 牛筋刺寄生

    药材名称牛筋刺寄生拼音Niú Jīn Cì Jì Shēnɡ别名梨寄生、藏寄生、野花椒寄生、老米酒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滇藏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thib

  • 慈竹茹

    《中药大辞典》:慈竹茹药材名称慈竹茹拼音Cí Zhú Rú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炮制鲜用或姜汁炒用。性味味甘,性微寒,无毒。

  • 鹅喉管

    《中药大辞典》:鹅喉管药材名称鹅喉管拼音é Hóu Guǎ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喉管。功能主治治喉痹,哮喘,赤白带下。复方①治喉症:鹅喉气管一个(阴阳瓦炙黄色),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