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马缨花

马缨花

《中药大辞典》:马缨花

药材名称马缨花

拼音Mǎ Yīnɡ Huā

别名密筒花、红山茶、杜鹃、麻力光(《云南中草药选》),映山红(《贵州药植名录》),苍山杜鹃(《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马缨杜鹃。春、夏采集。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3~8米。树皮棕色,呈不规则片状剥裂.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3~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全缘而微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棕色,密被黄棕色绒毛。花多数簇生于枝顶,成伞形花序式的总状花序;花大而美丽,紫红色,花冠漏斗状,直径3~5厘米。蒴果圆柱形,有五棱.被黄棕色绒毛。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旁、村边的灌木丛中。分布西南地区。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选》:"清热拔毒,止血,调经。治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经不调。"

②《贵州药植名录》:"治红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缨花

药材名称马缨花

拼音Mǎ Yīnɡ Huā

别名马银花、密筒花、红山茶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马缨杜鹃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R.Arboreum Smith subsp.delavay(Franch.)Chamberlain;R.Pilovithanum Balf·f·et W.W.Smit」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12m。枝条粗坚,直立,初生有丛卷毛。树皮棕色,呈不规则片状剥落。芽卵圆形,芽鳞多数,里面密被白色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有腺点;叶片厚革质,簇生枝端,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5cm,宽2-5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而微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棕色,密被黄棕色绒毛,中脉和侧脉显着凹下,侧脉14-18对。花序多花密集,有花10-20朵,簇生于枝端,成伞形状总状花序,花序轴密被红褐色绒毛;苞片厚,椭圆形,有短尖头;花萼小,长约2mm,5裂,裂片阔三角形,被绒毛和腺毛;花冠钟形,大而美丽,紫红色,长4-5cm,直径3-5cm,5裂,裂片先端凹缺,基部里面有5个蜜腺囊;雄蕊10,长短不一,长2-4cm,花丝无毛;雌蕊长3.5-4.5cm,子房1,圆锥形,密被淡黄色至红棕色绒毛。蒴果长圆柱形,长1.8cm,有5棱,成熟时5纵裂,被黄棕色绒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200m的山坡、路旁、村边等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苦;性凉;小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骨髓炎;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选》:清热拔毒,止血,调经。治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经不调。

2.《贵州药植名录》:治红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蒴莲药材名称蒴莲别名云龙党、过山参、土党参[海南]来源西番莲科蒴莲属植物蒴莲Adenia chevaliert Gagnep.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凉。

  • 大叶熊巴掌

    药材名称大叶熊巴掌拼音Dà Yè Xiónɡ Bā Zhɑ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大叶熊巴掌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longiradiosa(C.Chen)C.C

  • 红豆树

    药材名称红豆树拼音Hónɡ Dòu Shù别名红豆来源豆科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平。有小毒

  • 闭鞘姜

    药材名称闭鞘姜拼音Bì Qiào Jiānɡ别名樟柳头、广东商陆、白石笋、山冬笋、水蕉花、象甘蔗来源姜科闭鞘姜属植物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 (Koenig)Smit

  • 缘毛鸟足兰

    药材名称缘毛鸟足兰拼音Yuán Máo Niǎo Zú Lán别名假天麻、蜡烛花、鸡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缘毛鸟足兰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tyrium ciliatum Lindl.采

  • 马蹄草

    药材名称马蹄草拼音Mǎ Tí Cǎo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薄叶驴蹄草的全草或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5~60厘米。根茎短,丛生白色须根。茎直立或斜上,中空。基生叶丛生,肾

  • 乌贼鱼肉

    《中药大辞典》:乌贼鱼肉药材名称乌贼鱼肉拼音Wū Zéi Y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

  • 榆耳

    药材名称榆耳拼音Yú ěr别名榆檽、榆磨、射脉菌出处1.《新修本草》云:“楮耳,人常食;槐耳,用疗痔;榆、柳、桑耳;上为五耳。”2.《纲目》曰:“榆耳,八月采之。”3.又引《淮南万毕术》云:“八月榆檽

  • 白叶刺根

    药材名称白叶刺根拼音Bái Yè Cì Gēn出处福建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原形态福建胡颓子,又名:椬梧。常绿直立灌木,高1~2米。枝具长棘刺,幼枝被褐色鳞片

  • 扭筋草

    《中药大辞典》:扭筋草药材名称扭筋草拼音Niǔ Jīn Cǎo别名老鸦酸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紧密酢浆草的全草。春末夏初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地下根茎细长,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