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高粱泡根

高粱泡根

药材名称高粱泡根

拼音Gāo Liɑnɡ Pào Gēn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梁泡。全年可采。

原形态高梁泡,又名:十月苗、寒泡刺、寒扭、倒水莲、乌泡竻,小漂沙、乌壳子。

常绿蔓生灌木,高1~1.5米。茎有棱,散生弯曲钩刺;小枝疏生细绒毛。单叶互生,卵形、阔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7.5~12厘米,宽5~13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心脏形,边缘有细锯齿及波状缺刻,有时浅3裂,上面沿脉密生淡黄色柔毛,下面密生黄白色柔毛,并散生倒钩刺;叶柄长1.8~4.5厘米,疏生黄白色柔毛,并散生倒钩刺。花多数,密集成圆锥花序,总轴及花梗疏被灰白色短柔毛;萼片5,三角状卵形,外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橙色腺点;花瓣5,椭圆形,与萼片几等长,白色。聚合果球形,径8~10毫米,成熟时红色,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间、路旁、沟旁及灌木丛中。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各省。

性味①《江西草药》:"甘苦,寒。"

②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酸,微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凉血和瘀。治感冒,高血压偏瘫,咳、衄、便血,产后腹痛,崩漏,白带。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疏风解表,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感冒,口腔炎,鼻衄,咳血,血崩,白带过多,产后感染,子宫下垂,痔疮,癫痫,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复方①治高血压偏瘫:高梁泡根二两,接骨金粟兰根三钱,淫羊藿根五钱,青木香根二钱,丹参根二两,甜酒少许。水煎服。

②治呕血,便血:高梁泡根二两,苦蘵根一两,积雪草五钱,红糖少许。水煎服。

③治咳嗽:高梁泡根二两。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④治产后腹痛:高梁泡鲜嫩根三斤。切细,文火炒燥,再用菜油四两,炒至油全部吸收后,再加黄酒半斤,闷数分钟,炒熟,摊冷后贮藏备用。用时取本品四两左右,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感冒高热,并治吐血:高梁泡根一两。水煎,饭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心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心叶风毛菊拼音Xīn Yè Fēnɡ Máo Jú别名山芍药、马蹄细辛、水葫芦、山牛蒡出处本品以山芍药之名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九,谓:"山芍药生建昌。丛生绿茎,高三四尺。大叶如马蹄而尖,甚长

  • 大地棕根

    《中药大辞典》:大地棕根药材名称大地棕根拼音Dà Dì Zōnɡ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石蒜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叶、须根,晒干。原形态大叶仙茅,

  • 常山

    《中国药典》:常山药材名称常山拼音Chánɡ Shān英文名RADIX DICHROAE别名黄常山、鸡骨常山、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叶]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

  • 紫云英

    药材名称紫云英拼音Zǐ Yún Yīnɡ别名苕子菜、沙蒺藜、红花草、翘摇来源豆科黄芪属植物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以根、全草和种子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 蒲葵叶

    药材名称蒲葵叶拼音Pú Kuí Yè别名蒲扇、败扇、故蒲扇、败蒲扇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采收和储藏:全年

  • 铁海棠花

    《中药大辞典》:铁海棠花药材名称铁海棠花拼音Tiě Hǎi Tánɡ Huā出处《全展选编·妇产科》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铁海棠的花朵。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铁海棠"条。

  • 鹿梨根皮

    《中药大辞典》:鹿梨根皮药材名称鹿梨根皮拼音Lù Lí Gēn Pí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根皮。性味《纲目》:"酸涩,寒,无毒。"功能

  • 山小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小橘药材名称山小橘拼音Shān Xiǎo Jú别名山柑橘、野沙柑、酒饼木[广东]来源为芸香科山小橘属植物山小橘Glycosmis citrifolia (Willd.)Lindl

  • 木瓜根

    《中药大辞典》:木瓜根药材名称木瓜根拼音Mù Guā Gēn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根。性味《纲目》:"酸涩,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

  • 白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叶藤药材名称白叶藤别名红藤仔、飞扬藤、胱皮藤、红丝线、扛棺回[海南]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白叶藤Crytolepis sinensis (Lour.) Merr.,以全株入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