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缅桂

黄缅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缅桂

药材名称黄缅桂

拼音Huánɡ Miǎn Guì

别名大黄桂、卖仲哈[傣]、黄桷兰、薝卜

来源木兰科含笑花属植物黄兰Michelia champaca L.,以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果夏秋采收,去皮晒干研粉。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根:祛风湿,利咽喉。用于风湿骨痛,骨刺梗喉。

果:健胃止痛。用于消化不良,胃痛。

用法用量根0.5~1两。泡酒服治风湿骨痛;或用根切片含口中,徐徐咽下药液治骨刺梗喉。

果研粉冲开水服,每用1~2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缅桂

药材名称黄缅桂

拼音Huánɡ Miǎn Guì

别名大黄桂(《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卖仲哈(傣名)。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黄兰。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米,嫩枝和叶柄均被淡黄色的平伏柔毛叶互生,薄革质,披针状卵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5~7厘米,先端长渐尖或近尾状,基部楔形;叶柄长2~4厘米;托叶痕达叶柄中部以上。花单生于叶假,橙黄色,极香;花被片15~20,披针形;雄蕊的药隔顶端伸出成长尖头;雌蕊群柄长约3毫米。聚合果长7~16厘米;蓇葖倒卵状长圆形,外有白色斑点。种子有红色假种皮。

生境分部常栽培于村边、庭园中。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小白菊内酯0.3%。树皮含黄心树宁碱、鹅掌楸碱、木兰花碱等;又含β-谷甾醇。

药理作用黄心树宁碱对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属、分支杆菌以及枯草杆菌皆有显着的抑菌作用。

性味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咽喉。

复方①治风湿骨痛:黄缅桂根五钱至一两。泡酒服。

②治骨刺卡喉:黄缅桂根切成薄片,每含一至二片,徐徐咽下药液,半小时后吐出药渣再换。(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缅桂

药材名称黄缅桂

拼音Huánɡ Miǎn Guì

别名黄兰、大黄桂、黄桷兰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黄兰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helia champac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取根部,除净泥土杂质,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10-20m,胸径达1m。幼枝、嫩叶和叶柄均被淡黄色平伏的柔毛。叶互生;叶柄细,长2-4cm;托叶痕达叶柄中部以上;叶薄革质;叶片披针状卵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长10-20cm,宽4-9cm,先端长渐尖或近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楔形,两面绿色。花单生于叶腋,橙黄色,极香;花梗短而有灰色绒毛,花被15-20,披针形,长3-4cm;雄蕊多数,药隔伸出成长尖头;雌蕊心皮多数,分离,密被银灰色微毛,雌蕊群柄长约3mm。聚合果长7-15cm,(艹骨)(艹突)果倒卵状长圆形,长1-1.5cm,外有疣状突起。种子2-4有红色假种皮。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温暖气候。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和西藏等地。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有栽培。

栽培喜温暖湿润环境和肥沃疏松的土壤。可用种子繁殖,种子一般在2星期内即丧失发芽力,故宜随采随播。种子每1kg约10000粒。亦可用空中压条或靠接方法繁殖。生长较快。

化学成分根含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1]。茎皮含氧代黄心树宁碱(oxoushinsunine),黄心树宁碱(ushinsun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

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芳樟醇(linalool),芳樟醇乙酸酯(linalyl acetate),甲基庚烯酮(methyl heptenone),牻牛儿醇(geraniol)[4]。

药理作用黄心树宁碱对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属、分支杆菌以及枯草杆菌皆有显着的抑菌作用。

性味苦;性凉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咽喉。主风湿痹痛;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复方①治风湿骨痛: 黄缅桂根五钱至一两。泡酒服。②治骨刺卡喉: 黄缅桂根切成薄片,每含一至二片,徐徐咽下药液,半小时后吐出药渣再换。(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半柱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柱花药材名称半柱花别名出泡草、白泡草来源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辛,凉。功能主治凉血

  • 青药

    药材名称青药拼音Qīnɡ Yào别名水白菊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药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50厘米,上部被密毛。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披针形或狭椭圆形

  • 黄牛毛藓

    药材名称黄牛毛藓拼音Huánɡ Niú Máo Xiǎn别名刀口药、金牛毛来源药材基源:为牛毛藓科植物黄牛毛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trichum pallidum(Hedw.)Hamp.

  • 厚朴花

    《中国药典》:厚朴花药材名称厚朴花拼音Hòu Pò Huā英文名FLOS MAGNOLIAE OFFICINALIS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 黄花稔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稔药材名称黄花稔拼音Huánɡ Huā Rěn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白背黄花

  • 石榴根皮

    药材名称石榴根皮拼音Shí Liu Gēn Pí来源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以根、茎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酸、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杀虫

  • 鲨鱼心

    药材名称鲨鱼心拼音Shā Yú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真鲨科动物阔口真鲨等多种鲨鱼的心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charhinus latistomus Fang et Wang采收和储藏:捕捞后

  • 野丁香根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根药材名称野丁香根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Gēn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桂丁香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丁香"条。性味涩微苦,凉。

  • 石壁莲

    药材名称石壁莲拼音Shí Bì Lián别名一包针、五指草、石上莲、野鸡脚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掌叶线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digitata(Bak.)Ching[Gymn

  • 华罂粟

    药材名称华罂粟拼音Huá Yīnɡ Sù别名山罂粟、野罂粟、藏金莲。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裂叶野罂粟的果壳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pever nudicaule L.var.chin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