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黑珠芽薯蓣

黑珠芽薯蓣

药材名称黑珠芽薯蓣

拼音Hēi Zhū Yá Shǔ Yù

别名野胭脂、毛狗卵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黑珠芽薯蓣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melanophyma Pramet Burkil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黑珠芽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或梨形,有多数细长须根。掌状复叶互生,小叶3-5(-7),有时茎顶部为单叶;小叶片被针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生小叶片大,长2.5-13cm,宽1-4cm,先端渐尖,全缘或边缘微波状,两面光滑无毛。叶腋内常有圆球形珠芽,成熟时黑色,直径5-7mm,表面光滑。雄花序总状(花未完全开放时呈穗状),再排列成圆锥状,远比叶长,花序轴被短柔毛,花梗极短;苞片和花被外面有短柔毛;雄蕊6,能育雄蕊3。雌花序下垂,单个或2个生于叶腋。蒴果反折,三棱形,两端钝圆,每棱翅状,长圆形,长约1.5cm,宽约1cm,表面光滑;种子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顶端,种翅向基部延伸,呈长圆形。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500m的林缘或稀疏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健脾益肺;清热解毒。主食少倦怠;虚咳;尿频;咽喉肿痛;痈肿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藤茶

    药材名称藤茶拼音Ténɡ Chá别名霉茶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大叶蛇葡萄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megalophylla Diels et Gil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

  • 青丝线

    药材名称青丝线拼音Qīnɡ Sī Xiàn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爵床科植物枪刀药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小灌木,高约1米。枝草质,棱柱状,被短柔毛,外表灰褐色,

  • 冲天伞

    药材名称冲天伞拼音Chōnɡ Tiān Sǎn别名蜈蚣草、泥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南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chaerophylloides(Regel) W.Beck

  • 秋葡萄

    药材名称秋葡萄拼音Qiū Pú Tɑo别名扁担藤、野葡萄来源葡萄科秋葡萄Vitis romaneti Roman.,以茎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河南、四川、贵州。性味甘、微涩,凉。功

  • 褐云玛瑙螺

    药材名称褐云玛瑙螺拼音Hè Yún Má Nǎo Luó英文名African Snail别名东风螺、花螺、东风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玛瑙螺科动物褐云玛瑙螺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

  • 红雪柳

    药材名称红雪柳别名红色大雪柳、大雪柳、雪柳、大理山梗菜来源桔梗科红雪柳Lobelia taliensis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杀菌,解毒。主治疟疾

  • 菱蒂

    《中药大辞典》:菱蒂药材名称菱蒂拼音Línɡ Dì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疣子(俗名饭僖),用鲜水菱蒂搽一、二次即

  • 小红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红参药材名称小红参别名紫参、红根根药、猫儿搬到甄[四川木里]、三对叶丹参、小红丹参[四川西昌]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三叶鼠尾Salvia trijuga Diels,以根入药。春

  • 倒赤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倒赤伞药材名称倒赤伞拼音Dǎo Chì Sǎn来源菊科倒赤伞Ainsliaea latifolia (D. Don) Sch.-Bip.,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

  • 大良姜

    药材名称大良姜拼音Dà Liánɡ Jiānɡ别名山姜、良姜(《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根茎。2~3月采挖根茎,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原形态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