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龙利叶

龙利叶

《中药大辞典》:龙利叶

药材名称龙利叶

拼音Lónɡ Lì Yè

别名龙舌叶、龙味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龙脷叶(《广州植物志》)。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大戟科植物龙利叶。5~6月开始,摘取青绿色的老叶,哂干。通常每株每次可采叶4~5片,每隔15天左右采一次。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达40厘米。小枝蜿蜒状,有不明显的小柔毛。叶互生,具短柄;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钝而有小凸尖,基部短尖或近浑圆,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榄绿色,中脉基部初被微柔毛,后变秃净;托叶小,三角形,老熟时草黄色。花单性,暗紫色,丛生于叶腋内或排成一极短的总状花序;花柄稍较花萼为短或略长;雌花萼6裂。裂片宽2~3毫米,外面3枚近匙形,钝头,内面3枚阔倒卵形,稍小;子房3室,花柱3,纤细,广2歧;雄花萼6裂,较小,与雌花同形,雄蕊3,花丝结合,药椭圆状。蒴果具垣柄,状如豌豆,几为增长的宿萼所包藏。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有栽培。产于广东,广西。

性状干燥叶呈卵状或倒卵状披针形,似舌状,先端钝或浑圆而有小尖,基部短尖近圆形,全缘,枯黄色或黑绿色,叶背中脉突出,侧脉羽状,网脉子近边缘处合拢。纸质,较厚。气微,味淡。以片大、完整者佳。

性味①《陆川本草》:"性平,味淡。"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

功能主治①《陆川本草》:"清肺,治肺热咳嗽。"

②《南宁市药物志》:"止痰火咳嗽哮喘。治内伤肺痨失音。喉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

复方①治痰火咳嗽:龙利叶和猪肉煎汤服之。(《岭南采药录》)

②治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炎,支气管哮喘:龙舌叶二至四钱(鲜用三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龙利叶

药材名称龙利叶

拼音Lónɡ Lì Yè

英文名Dragons Tongue Leaf, Leaf of Dragons Tongue

别名龙舌叶、龙味叶、龙脷叶牛耳叶。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龙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ropus rostratus Miq.[S.changianus S.Y.Hu;S.spatuifolus Beille]

采收和储藏:5-6月开始,摘取青绿色老叶,晒干。通常每株每次可采叶4-5片,每隔15d左右采1次。

原形态龙利叶 常绿小灌木,高达40cm。小枝梢有“之”字状折曲,有不明显的小柔毛。单叶互生;常聚生于小枝顶端;具短柄;托叶三角形,老时草黄色;叶片卵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最下部的或近于卵形,长5-8cm,宽2.5-3.5cm,先端圆钝稍内凹而有小凸尖,基部窄或近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浅绿,中脉基部初微被柔毛,后无毛。花丛生于叶腋内或排成一极短的总状花序;花单性,雌雄同序,暗紫色;花梗短;雄花花萼较小而稍厚,与雌花花萼同形,花药椭圆形,稍厚,略突出;雌花花柱细,2叉。蒴果具短柄,状如豌豆,外围宿萼与果近等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为栽培或生于山谷、山坡湿润肥沃的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或粘质壤上栽培为佳。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先将地深耕细耙,作成宽70cm、高30cm的畦,沟距约30cm。或作成宽约2.5m的双畦,中央开宽约40cm的沟,以利管理。南方于1-2月进行扦插,一般在多雨高温季节成活率高。按行距15cm开条沟,选取根茎长3-5cm、具3-4个初芽的为插条,斜插于沟中,覆以薄土,压紧,浇水。至第2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栽,行距18-20cm,株距15cm。

田间管理 扦插后浇水保湿,经常清除杂草,成活后每月施稀薄人粪尿2次。

病虫害防治田螺危害,可以石灰粉撒于畦面防治。

性状干燥叶呈卵状或倒卵状披针形,似舌状,先端钝或浑圆而有小尖,基部短尖近圆形,全缘,枯黄色或黑绿色,叶背中脉突出,侧脉羽状,网脉于近边缘处合拢。纸质,较厚。气微,味淡。以片大、完整者佳。

药理作用100%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甘;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肺热咳喘痰多;口干;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清肺,治肺热咳嗽。

2.《南宁市药物志》:止痰火咳嗽哮喘。治内伤肺痨失音,喉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碗花草根

    药材名称碗花草根拼音Wǎn Huā Cǎo Gēn别名斑鸠嘴根、金钱吊葫芦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碗花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fragrans Roxb.采收和储藏:秋季采

  • 马槟榔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槟榔药材名称马槟榔拼音Mǎ Bīnɡ Lɑnɡ别名屈头鸡、水槟榔、马大白、紫槟榔、太极子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i Levl.,以种仁入药。

  • 飞燕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燕草药材名称飞燕草拼音Fēi Yàn Cǎo别名猫眼花、鸽子花、大花飞燕草、鸡爪莲、土黄连[吉林]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翠雀Delphinium gra ndiflor

  • 红豆

    《中药大辞典》:红豆药材名称红豆拼音Hónɡ Dòu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红豆树的种子。秋末冬初采种子,备用。原形态红豆树,又名:鄂西红豆树、江阴红豆树。乔木,高9~

  • 白八角莲

    药材名称白八角莲拼音Bái Bā Jiǎo Lián别名血丝金盆、鬼臼、九臼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贵州八角莲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ysosma majorensis(Gagnep.)Y

  • 青酒缸根

    药材名称青酒缸根拼音Qīnɡ Jiǔ Gānɡ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根。9~10月挖取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含生物碱0.12%。性味苦,温。①《草木便方》:"性温

  • 白丁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丁香药材名称白丁香拼音Bái Dīnɡ Xiānɡ别名麻雀粪、家雀粪、树麻雀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粪便入药。山麻雀Passe

  • 绿百合

    药材名称绿百合拼音Lǜ Bǎi Hé别名直瓣红花百合、苍山红百合、百合出处绿百合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六蔬类,云:“云南有之。花色碧绿,紫斑锈错,香极浓,根微苦。”所述形态。附图及产地,与百合科黄绿

  • 菊花

    《中国药典》:菊花药材名称菊花拼音Jú Huā英文名FLOS CHRYSANTHEMI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

  • 天花粉

    《中国药典》:天花粉药材名称天花粉拼音Tiān Huā Fěn英文名RADIX TRICHOSANTHIS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