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沉丸

丁沉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甘草(炙)蔼青皮(去瓤,锉,炒)丁香白豆蔻仁沉香木香槟榔肉豆寇仁各150克白术(锉,微炒)1.2干克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藜勒(胃,取皮)各300克肉桂(去粗皮)口干姜(炮裂)各75克麝香(别研)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香麝令匀,炼蜜和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寒气上逆心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呕吐不止,及翻胃膈气,宿食留饮,心痛霍乱,妇人血气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炒生姜、盐汤送下;温酒亦可,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沉香5两,藁本3两,白瓜瓣半升,丁香5合,甘草2两,当归2两,芎?2两,麝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服令举身皆香。主七窍臭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丁香丸”、“香遍满方”。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

《博济》卷二: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丁香半两,沉香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白豆蔻半两,云南根半两,肉豆蔻(去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青皮(去白)半两,人参2两,茯苓2两,白术4两,官桂1分,丁香皮半两,诃子1两(去核),麝香1钱(研),玄参1两半,柳桂1分,干姜1分(炮),金钗石斛1两。

制法上为细末,续入麝香,和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理中。主脾胃一切气不和,吐逆,不思饮食,霍乱不止,心腹刺痛膨闷,胸膈噎塞,久积虚气,伤酒痰逆,妇人血气及月候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或1丸,烂嚼,炒生姜橘皮、盐汤送下,温酒亦可;妇人炒生姜橘皮、醋汤送下。

摘录《博济》卷二

《医方类聚》卷一○六引《神巧万全方》: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丁香1两,沉香1两,木香1两,诃黎勒皮1两,附子(炮)1两,硇砂(水飞过)1两,干姜(炮)1两,青橘皮(去白)1两,神曲(别杵)1两,槟榔1两半,桃仁120个(汤浸去皮,麸炒黄)。

制法上为末,以硇砂神曲,别以酒煮为膏和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种膈气,壅塞气逆,心腹胀痛,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引《神巧万全方》

《医方类聚》卷一一一引《神巧万全方》: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硇砂(汤泡,澄清,以白瓷器贮,飞过)1两半,桃仁(去皮尖双仁,麸微炒,研入)1两半,川大黄(末)1两,阿魏半两(酒化),神曲1两(以上五味,以酒1升,于银器中慢火熬成膏,和后药末,如少,更入酒熬),大附子(炮)1两,丁香1两,木香1两,沉香1两,槟榔2两(生用),肉豆蔻(去壳)3分,青橘皮(去瓤)3分,厚朴(姜汁浸,炙)3分,荆三棱3分,蓬莪术3分,当归3分。

制法上为末,入硇砂膏中,和令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下元,去积滞。主痃癖,冷症块,及丈夫腰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一切气,刺痛不可忍者,以青皮裹盐,一弹子大,入火中烧令赤,急挑盏中,酒投放温,送下30丸。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一引《神巧万全方》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别名丁香

处方沉香(锉)1两,陈橘皮(汤洗,去白,焙)1两,诃黎勒(煨熟,取皮)1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肉豆蔻(去壳,炮)2枚。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谷劳嗜卧,四肢怠惰。

用法用量丁香丸(《普济方》卷二十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丁香1分,沉香(锉)1分,木香1分,茴香子(炒)1分,鸡舌香半分,胡椒半分,阿魏少许(细研,醋调面和作饼,瓦上煿熟,为末)。

制法上7味,除阿魏外,捣罗为末,以阿魏末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三焦虚胀。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细嚼,盐汤送下;如本脏气弱,炒茴香子酒送下;妇人血气,醋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魏氏家藏方》卷五: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豆蔻(面裹,煨)、丁香(不见火)、白豆蔻仁、木香(不见火)、缩砂仁槟榔、麦糵(炒)、诃子皮、面姜、青皮(去瓤)、人参(去芦)、胡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气逆,脾胃不和,疰闷胸胁,噎塞不利;或气时上攻冲,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本方名丁沉丸,但方中无沉香,疑脱。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杨氏家藏方》卷五: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丁香2两,沉香1两,人参(去芦头)半两,肉豆蔻10枚(面裹,煨熟)。

制法上为细末,用甘草10两,捶碎,入水1斗,揉尽去滓,熬成膏子,为丸如悟桐子大。

功能主治胸膈痞闷,呕逆恶心,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二○五引作“丁香丸。”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局方》卷三: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甘草(炙)5两,青皮(去瓤,锉,炒)5两,丁香5两,白豆蔻仁5两,沉香5两,木香5两,槟榔5两,肉豆蔻仁5两,白术(锉,微炒)40两,人参(去芦)10两,茯苓(去皮)10两,诃黎勒(煨,取皮)10两,肉桂(去粗皮)2两半,干姜(炮裂)2两半,麝香(别研)1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令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一切冷气攻心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胃中冷逆,呕吐不止;及翻胃膈气,宿食留饮,心痛霍乱;妇人血气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细嚼,炒生姜、盐汤送下;温酒亦得。

摘录《局方》卷三

《袖珍》卷三: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丁香5钱,人参5钱,沉香3钱,白蔻3钱,诃子3钱,白术3钱。

制法上以甘草膏子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酒病。

摘录《袖珍》卷三

猜你喜欢

  • 和中理脾汤

    药方名称和中理脾汤处方当归2钱,熟地(姜汁炒)2钱,白芍(酒炒)1钱半,川芎1钱,陈皮1钱,甘草1钱,黄芩1钱,半夏(姜炒)1钱半,白术2钱,杜仲(盐炒)2钱,茯苓1钱半。功能主治和中理脾,防胎下堕。

  • 理气化痰汤

    药方名称理气化痰汤处方人参2钱,黄耆4钱,归身2钱,白芍1钱5分,茯苓2钱,白术2钱,炙甘草4分,熟地4钱,川芎8分,肉桂8分。功能主治气虚中痰,无故身倒,肉跳心惊,口不能言,足不能动,痰声如雷。用法

  • 泻热栀子散

    药方名称泻热栀子散别名栀子汤、黄芩栀子汤处方栀子仁1两,赤芍药1两,***屑1两,赤茯苓1两,黄芩1两,射干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胃实热,苦头痛,汗不出,状如温疟,唇口皆干

  • 榴梅散

    药方名称榴梅散处方大石榴1枚,全蝎5个。制法将石榴割顶去子,剜作瓮,入全蝎在内,却以顶盖之,纸筋捶黄泥封裹了,先用微火炙干,渐加大火煅通赤,良久去火,放冷去泥,取其中焦者,细研为散。功能主治小儿风痫。

  • 当归大黄丸

    药方名称当归大黄丸处方当归、大黄。功能主治燥伤血分,下痢赤积,腹中作痛。用法用量应急下者,合天水散;应缓下者,合戊已汤。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柴胡升麻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柴胡升麻汤药方名称柴胡升麻汤处方柴胡(去苗)、干葛、荆芥(去梗)、赤芍药、石膏,各一钱半。前胡(去苗)、升麻、桑白皮、黄芩,各一钱。功能主治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

  • 白神丸

    药方名称白神丸处方白酒药8两(愈陈愈佳),南苍术(水泡,炒)1两,厚朴(姜炒)1两,生甘草1两,陈皮1两,木香5钱,砂仁5钱。制法上为细末,神曲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一切饱胀,气不顺,停食积聚

  • 移山过海丹

    药方名称移山过海丹别名移山过海散(《理瀹骈文》)。处方雄黄小麦麸 新鲜蚓粪功能主治治痘疮后,痈疽生在致命处。用法用量临用醋调,从致命处半边渐渐涂遍,则自移过不致命处。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 起阴汤

    药方名称起阴汤处方人参15克,白术30克,巴戟天30克,黄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3克,远志3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功能主治养心安肾,起阴壮阳。主阴阳两虚,心气不足。用法用量水煎

  • 沉香万应丸

    药方名称沉香万应丸处方沉香(另研)、没药(细研)、茯苓(去粗皮)、川芎、当归(去芦)、官桂(去皮)、白术、白芷、白薇、玄胡索、牡丹皮、赤石脂、藁本(去芦头)、赤芍药。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钱10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