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痹汤

三痹汤

妇人大全良方》卷三: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处方续断杜仲(去皮;切,姜汁炒)防风桂心 华阴细辛人参茯苓当归白芍甘草各30克秦艽地黄川芎独活各15克黄耆牛膝各30克

功能主治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气痹。

用法用量上药嚼咀为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三

张氏医通》卷十四: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拼音Sān Bì Tāng

别名改定三资汤(《类证治裁》卷五)。

处方人参黄耆(酒炒)白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3克甘草(炙)桂心防己防风乌头(炮)各1.5克细辛(三分,约合0.9至1克)生姜3片 红枣2枚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气合病,气血凝滞,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不拘时热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李保朝方: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处方防风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当归12克,制川草乌各4.5克,甘草4.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散寒除湿。主风寒湿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失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保朝方

猜你喜欢

  • 鹿菟煎

    药方名称鹿菟煎处方菟丝子5两,北五味子5两,白茯苓3两半,鹿茸1两半(盐酒浸,炙)。制法上为末,生地黄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禁遗精,止白浊,延年。主三消渴利。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摘

  • 灵升散

    药方名称灵升散别名升丹处方樟脑5分,川椒红1撮。制法上药分研碎,茶钟盖上,放铜勺内,稠面封四围,勿令走气,放风炉上微火升之。少顷觉樟脑气透出,即取安放地上,候冷揭开,药俱升在茶钟底,刮下入瓷器密贮听用

  • 承气合小陷胸汤

    药方名称承气合小陷胸汤处方生大黄5钱,厚朴2钱,枳实2钱,半夏3钱,栝楼3钱,黄连2钱。功能主治温病三焦俱急,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不可单行承气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

  • 菊睛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菊睛丸药方名称菊睛丸处方枸杞子90克 巴戟(去心)30克甘菊花(拣)120克 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6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益肝肾,明眼目。治

  • 断膈汤

    药方名称断膈汤处方常山2两,甘草1两,松萝1两,瓜蒂3-7枚。功能主治胸中多痰,头痛不欲食,及饮酒则瘀阻痰。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治膈汤”。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断膈者,断除膈上痰癖也。瓜蒂

  • 益血丹

    药方名称益血丹处方当归(酒浸,焙)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弹子大。功能主治养血润肠。治平素血虚,大便燥结。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细嚼,酒送下。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海藏

  • 七味安神丸

    药方名称七味安神丸处方黄连当归身麦门冬白茯苓甘草各30克朱砂(飞)15克冰片0.75克制法上药为末,汤浸蒸饼和豮猪心血捣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心经蕴热,惊悸不安。用法用量每服10丸,灯心汤送下。摘录

  • 清火止衄汤

    药方名称清火止衄汤处方炒黄芩10克,山栀10克,丹皮10克,生地12克,赤芍10克,侧柏叶10克,白茅根30克,水牛角(先煎)30克,炒牛膝6克,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火凉血止血。主肝、肺、胃之火上炎

  • 八妙丸

    药方名称八妙丸处方香附(便制)2两,丹皮2两,川芎(酒炒)2两,延胡索(炒)2两,归身(酒洗)2两,生地(姜汁炒)2两,白茯苓2两,赤芍药(酒炒)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经脉

  • 葱白七味饮

    《外台秘要》卷三引许仁则方:葱白七味饮药方名称葱白七味饮别名七味葱白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处方葱白(连须,切)9克 干葛(切)9克 新豉6克(绵裹)生姜(切)6克 生麦门冬(去心)9克 干地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