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宜散

二宜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二宜散

药方名称二宜散

处方黄连(去须)1两,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

制法上药各为末。

功能主治脓血痢。

用法用量每赤脓多,用茱萸末1钱匕,黄连末倍之;白脓多,即黄连末1钱匕,茱萸末倍之。空心、食前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良朋汇集》卷五:二宜散

药方名称二宜散

处方茯苓3钱,黄柏3钱,黄芩3钱,枳壳3钱,甘草3钱,甘菊3钱,熟地5钱,柴胡1钱。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诸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魏氏家藏方》卷七:二宜散

药方名称二宜散

处方甘草(慢火油煎)、干姜(炮,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8分,煎至4分,经宿露,空心服。如赤多,即甘草6分,干姜4分;白多,甘草4分,干姜6分。

注意忌生冷、油腻物。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猜你喜欢

  • 散血葛根汤

    药方名称散血葛根汤别名散瘀葛根汤(《医宗金鉴》卷十二)。处方干葛半夏川芎防风羌活升麻桔梗各2.4克白芷甘草细辛苏叶香附红花各1.8克功能主治疏风理气,活血化瘀。治跌打损伤,瘀血凝滞,结成流注,身发寒热

  • 枸杞丸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一:枸杞丸药方名称枸杞丸处方苁蓉 枸杞 川椒(取红)甘菊各等分 巴戟减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肝肾,明眼目。治眼目昏暗。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 百草血余棕灰散

    药方名称百草血余棕灰散处方陈棕灰1两,百草霜1两,头发灰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崩。用法用量每服1钱,陈酒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八

  • 黄连解毒散

    药方名称黄连解毒散处方黄连、黄芩、黑参、龙胆草、荆芥、栀子、天花粉、茵陈、生地黄、车前子、桔梗、连翘。功能主治酒毒所致白睛黄赤。用法用量水煎,加童便3盏,温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加减柴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柴陈汤处方柴胡根1钱,黄芩钱半,炙甘草5分,当归身3钱,青蒿根2钱,赤茯苓3钱,制半夏钱半,陈皮1钱,生姜1片。功能主治痎疟。用法用量无汗,加羌活1钱,防风1钱,川芎1钱;汗多,加生牡蛎3

  • 参耆瓜蒌散

    药方名称参耆瓜蒌散处方瓜蒌1个,甘草2钱,当归5钱,没药1钱,乳香1钱(另研),大力子5分,人参3钱,黄耆5钱。功能主治乳痈,乳疽,瘰疬。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2剂即消。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 葛根加半夏汤

    药方名称葛根加半夏汤处方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甘草6克(炙)芍药6克桂枝6克(去皮)生姜6克(切)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发汗解表,舒筋止呕。治外感风寒,头痛,项背强直拘急,无汗,口

  • 麦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麦煎散药方名称麦煎散处方知母、地骨皮(拣净)、赤芍药、甘草(炙)、石膏、葶苈子、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麸炒)、人参、滑石,各半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 凉荣汤

    《观聚方》卷五引《诸证辨疑》:凉荣汤药方名称凉荣汤处方生地 川归尾 扁柏叶蒲黄白芍药甘草麦门冬知母黄柏各等分功能主治清营化瘀。治营分有热,吐血、衄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观聚方》卷五引《诸证辨疑》《

  • 护肛方

    药方名称护肛方处方龙骨1钱,石膏1钱,没药5分,腻粉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痔疮用枯药去尽乳头后,恐留痔硬头损破肛门,四围成疮者。用法用量先以荆芥汤洗患处,次撒之。注意切忌毒物、生姜。摘录《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