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黄散

二黄散

外科大成》卷四: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牛黄2.1克 胡黄连山茨菇各6克甘草4.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遗毒,初生如点,次成烂斑。甚则口耳角、眼框、面、鼻及谷道等处均可出现。

用法用量每服0.6~0.9克,蜜汤调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绛囊撮要》: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大黄黄柏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坐板疮。

用法用量入猪油共钨匀,搽患处。

摘录绛囊撮要

普济方》卷三一一: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大黄1两(熬),生地黄3两(熬)。

功能主治打损及伤堕,腹内有瘀血,久不消。

用法用量上以水、酒2升,煮汁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一

《内外验方秘传》: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黄柏1斤,生军8两,玄明粉6两,生石青4两。

制法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红肿外症。

用法用量白蜜、清水和敷。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黄连3两,黄柏3两,赤小豆1两,绿豆粉1两,寒水石7钱,紫苏7钱,漏芦7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热疮。

用法用量麻油调搽,每日3次。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洞天奥旨》卷十二: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大黄(炒)、黄柏(火煅)。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汤烫疮。

用法用量鸡子清调之,搽上最妙。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外科启玄》卷十二: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大黄朴消硫黄轻粉、乌头尖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酒渣鼻。

用法用量用萝卜汁调搽上,3次即愈。内服雄猪胆汁1个,每日早以好酒调汁,热服之,不过半月痊愈。

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鲁府禁方》卷二: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黄丹3钱,雄黄3钱,乳香2钱,没药2钱,焰消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偏正头疼,颈风眼痛,破伤风。

用法用量令患人噙温水,吹药于鼻内。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古今医鉴》卷十一: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大黄(烧存性)3钱,生地黄3钱。

制法上为末,作1服。

功能主治妇人室女经脉不通。

用法用量空心好酒调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大黄(锉)1两,黄连(去须)1两,山栀子仁1两,连翘1两,白及1两,青黛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

用法用量有脓干贴,无脓水调敷。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医便》卷三: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别名阴阳黄

处方锦纹川大黄2两(一半炭火煨,不可过性了,一半生),大甘草节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发背,痈疽,疔疮,恶疖,一切无名肿毒,恶疮异症,焮热疼痛,初起赤溃者。

用法用量每服1匙,空心温酒调下,1-2服,以利为度,如无甘草节终效不速。

各家论述《串雅内编选注》:用大黄治疗痈疽历代相习沿用,如晋·葛洪《肘后方》用大黄面和苦酒贴肿处,治疗痈肿焮热;《妇人经验方》用大黄、粉草(即甘草佳品)为面,好酒熬成膏,用绢摊贴疮上,治疗乳痈肿毒;《外科精要》方用大黄、粉草熬成膏,内服治疗一切痈疽,能消肿逐毒,使毒不内攻。大黄苦寒,以活血祛瘀解毒见长,再佐以甘草之甘平,不但能缓和大黄苦寒伤胃之弊,且可补脾益气,从而增强清热解毒的功效。药只2味,配伍得当,故可用于痈疽、发背等症。

摘录《医便》卷三

普济方》卷五十七: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硫黄、黄丹(炒)、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病,流臭水气,脑冷漏下。

用法用量以少许吹鼻中,3-5次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七

《得效》卷十六: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黄芩半两,大黄半两,防风半两,薄荷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蜜少许煎,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得效》卷十六

《走马疳急方》: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硫黄1两,雄黄3钱。

制法上为细末,加入10仙丹内。

功能主治止痒,杀虫,去毒。主疳疮搔痒。

用法用量每贴1匕。

注意小儿药中勿用。

摘录《走马疳急方》

《济生》卷六: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雄黄雌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疔肿。

用法用量先用针刺四围及中心,醋和涂之,一方加麝香少许,用羊骨针针破及刺四围并涂之。

摘录《济生》卷六

普济方》卷三○○引《家藏经验方》: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黄柏皮、黄连各等分。

功能主治毒疮,冻疮。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并不见火。先以甘草汤洗了疮,用药末3钱,轻粉少许,生麻油调敷之,稀稠得所。如疮湿,不用麻油,只干掺之。

临床应用冻疮:余盛年冬月时,耳珠冻疮,去靥则流血,偶吴道人过门,扣之,用此药2日而愈。

摘录普济方》卷三○○引《家藏经验方》

《保命集》卷下: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别名二黄汤

处方地黄、熟地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怀孕胎漏下血,或内热哺热,或头痛头晕,或烦躁作渴,或胁肋胀痛。

用法用量二黄汤(《医方类聚》卷二二七引《医林方》)。

摘录《保命集》卷下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黄柏1两,黄蜀葵花1分,白及2钱,生干地黄半两,青黛2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痔。

用法用量先渫了,用朴消水调涂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牛黄1钱(真者),雄黄2钱(透明),冰片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痈疡。

用法用量干掺。

注意戒房劳;忌汤火风气之类。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济阴纲目》卷九: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鸡子1枚(乌鸡者佳,倾出清,留黄用),黄丹1钱(入鸡子壳内,同黄搅匀,以厚纸糊牢,盐泥固济,火上煨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赤白,绞刺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

摘录济阴纲目》卷九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雌黄(研)1分,雄黄(研)1分,密陀僧(煅、研)1分,定粉1分,腻粉1分。

制法上为细末,入乳香少许。

功能主治冷疮不愈。

用法用量蜜调贴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卫生总微》卷十:二黄散

药方名称二黄散

处方五灵脂大黄雄黄各等分(研,水飞)。

功能主治小儿伤热吐逆。小儿未周岁,因乳母气血劳动,或热乳伤胃,以致吐泻下血。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三黄散,与方中所用二黄不符,据《医方类聚》引《吴氏集验方》改。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猜你喜欢

  • 栝楼子膏

    药方名称栝楼子膏处方栝楼子1升(汤浸,擘,取仁,细研如膏),白石脂1两(捣罗为末),麝香1分(细研),雄雀粪半两(白色者,细研)。制法上为末,用菟丝子苗,研取自然汁调如膏。功能主治伤寒生豌豆疮愈后,瘢

  • 清咽丸(清音丸)

    药方名称清咽丸(清音丸)处方桔梗100g寒水石100g薄荷100g诃子(去核)100g甘草100g乌梅(去核)100g青黛20g硼砂(煅)20g冰片20g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清凉,味甜、酸、微苦。

  • 苍耳子汤

    药方名称苍耳子汤处方苍耳子5升(捣碎),羊桃根3升(锉),蒴藋5升(锉),赤小豆2升,盐1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腲退风,皮肤虚满,四肢缓弱。用法用量以水1硕,煮取7斗,去滓,渍所患处。注意适寒温,避

  • 荔枝粥

    药方名称荔枝粥处方干荔枝5枚(去壳),梗米或糯米2两。功能主治温阳益气,生津养血。主老人五更泻。口臭。用法用量煮粥食。连服3次愈。酌加山药或莲子同煮更佳。注意素体阴虚火旺者忌服。摘录方出《泉州本草》四

  • 老君益寿散

    药方名称老君益寿散处方天门冬5两(去心,焙),白术4两,防风1两(去芦头),干姜1两半(炮裂,锉),熟干地黄2两,细辛1分,桔梗1两(去芦头),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远志(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

  • 白术猪肚粥

    药方名称白术猪肚粥处方白术2两,槟榔1枚,生姜(切,炒)1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主妇人腹胁血癖气痛,冲头面熻熻,呕吐酸水,四肢烦热腹胀;脾胃气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倦怠少气

  • 连砂散

    药方名称连砂散别名散云丹处方薄荷2钱,牙消2钱,硼砂1钱,蒲黄5分,川连4分,朱砂2分,冰片3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风热喉症。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囊秘喉书》

  • 胡燕窠涂缴方

    药方名称胡燕窠涂缴方别名胡燕窠傅方处方胡燕窠1个(取最大宽者,用抱子处,余处不用)。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湿瘑疮。用法用量胡燕窠傅方(《圣济总录》卷一三三)。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五,名见《普济方》卷

  • 龙虎膏

    《圣济总录》卷十九:龙虎膏药方名称龙虎膏处方龙骨2两,虎骨3两(涂酥,焙),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皂荚半斤(肥者,去子)。制法上为末,先别用好皂荚10挺,以苦酒3升,挼取汁,去滓,入铛

  • 加味推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推气散处方片姜黄、甘、桂、桔、陈皮、半夏、姜。功能主治右胁痛。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