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

本草纲目》:五加皮酒

药方名称五加皮酒

处方五加皮50g当归45g牛膝75g高粱米酒1000ml

炮制先将五加皮洗净,刮去骨;与当归牛膝一起放入砂锅内同煎40分钟,然后去渣取汁,兑入高粱米酒中。

功能主治散风除湿,强溺壮骨。主治风湿麻痹,四肢拘挛,腰腿软而无力,或膝痛不可屈伸。

用法用量每次10~3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服用。

摘录本草纲目

奇效良方》卷三十八:五加皮酒

药方名称五加皮酒

处方五加皮枳刺(炒)猪椒皮根丹参各250克川芎干姜(炮)各150克白鲜皮秦椒(去目、合口者,炒出汗)木通天雄(炮,去皮、脐)甘草(炙)各120克薏苡仁240克火麻仁2.25千克 官桂(去粗皮)当归(切,焙)各90克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以夹绢袋盛,用酒浸之,春夏三四宿,秋冬六七宿。

功能主治治筋痹。情绪悲哀,面色苍白,四肢筋脉拘挛,腹中转痛。

用法用量温服适量,渐加之,以知为度。

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八

外科大成》卷二:五加皮酒

药方名称五加皮酒

处方五加皮240克当归150克牛膝120克

功能主治治鹤膝等风。

用法用量用无灰酒适量煎,日二服。以微醉为度。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猜你喜欢

  • 地黄通经丸

    药方名称地黄通经丸处方生地黄3两,虻虫50个,水蛭50个,桃仁50个。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经候顿然不行,上攻心腹欲死,或因不行,积结渐渐成块,脐腹下如覆杯,久成肉症;产后恶露,

  • 观音救苦方

    药方名称观音救苦方处方木香4两,黄连2两。制法黄连切片煎汁,浸木香,慢火焙干,为末,乌梅肉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便下血。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观音救苦丸”。摘录《寿世保元》卷四引马伏

  • 白蒺藜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白蒺藜汤药方名称白蒺藜汤处方白蒺藜1钱,青葙子1钱,木贼草1钱,白芍1钱,草决明1钱,山栀1钱,当归1钱,黄连5分,黄芩5分,川芎5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时行火邪,两目肿痛。

  • 菇蒋根羹

    药方名称菇蒋根羹处方菇蒋根(生嫩者,洗,切细)半斤,冬瓜(去瓤,细切)半斤。功能主治消渴口干。用法用量以水6升,入盐豉半升,煎至5升,去豉,下前2味,入醋作羹,分3次食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金圣散

    药方名称金圣散处方地胆半两(去翅足头,微炒),滑石1两,朱砂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肠膀胱气,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苦酒调下,食前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五○

  • 敛经散

    药方名称敛经散处方川白姜、棕榈皮、乌梅、棉子各等分。制法烧为灰。功能主治妇人败血及经血过多。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煎茅花酒调下,只3服便住。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 清上补下丸

    药方名称清上补下丸处方怀生地黄(炒,锅内酒拌,蒸黑)120克 南枣(酒蒸,去核)60克 怀山药45克 白茯苓(去皮)45克牡丹皮45克泽泻45克 辽五味子45克天门冬(去心)45克枳实(麸炒)45克

  • 防己地黄汤

    《金匮要略》卷上:防己地黄汤药方名称防己地黄汤处方防己7.5克桂枝22.5克防风22.5克甘草7.5克功能主治滋阴凉血,祛风通络。主治风入心经,阴虚血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或血虚

  • 调胃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药方名称调胃承气加芍药地黄汤处方生大黄3钱,生甘草1钱,芒消1钱,芍药2钱,生地3钱。功能主治小儿疹病阳明府证,烦热谵语便秘。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去滓,入芒消煎化,温服。摘录《四圣悬枢》卷四

  • 二圣大宝琥珀散

    药方名称二圣大宝琥珀散处方生地黄1斤,生姜1斤(二味各研取自然汁,将地黄汁炒生姜滓,姜汁炒地黄滓,各稍干,焙为细末),当归1两,川芎1两,牡丹皮1两,芍药1两,莪术1两,蒲黄1两,香白芷1两,羌活(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