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味理中丸

八味理中丸

活幼口议》卷十九:八味理中丸

药方名称八味理中丸

处方人参甘草(炙)白术干姜枳实(制炒)白茯苓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

制法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得升降,中膈痞满,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淡豆豉5粒,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豉,通口服无时。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医统》卷八十五:八味理中丸

药方名称八味理中丸

处方白术1两(炒),炙甘草7钱,人参5钱,白茯苓5钱,干姜(炒)5钱,滑石5钱,麦芽(炒)5钱,神曲(炒)5钱。

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气补虚。主产后气血俱虚,汗出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有痰,加半夏曲。

摘录《医统》卷八十五

普济方》卷三八七:八味理中丸

药方名称八味理中丸

处方人参甘草(炙)、白术干姜枳实(治炒)、白茯苓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脾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升降,中膈痞满,胸臆郁抑,坐卧烦闷,精神不乐,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次1丸,用淡豆豉5粒,水1小盏,煎至半,去豉,通口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百一》卷二:八味理中丸

药方名称八味理中丸

处方川姜2两,缩砂仁2两,麦糵2两,神曲(炒)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甘草1两半(炙),白术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分作10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胸膈痞闷,心腹疼痛,腹满身重,四肢不举,肠鸣泄泻,饮食不化,呕吐痰水。

用法用量普济方》加半夏曲,入盐点服,名“八味理中汤”。

摘录《百一》卷二

猜你喜欢

  • 化积滞通大肠方

    药方名称化积滞通大肠方处方芫花1两,牵牛1两,鳖甲(醋炙)半两,狠毒(制)1分,独活1分,大黄(薄切,醋煮干)1分,羌活1分,牡丹皮(去心)1分,桔梗1分,当归1分,牛膝1分,荆芥穗1分,连翘1分,半

  • 大腹皮饮

    《三因》卷十八:大腹皮饮药方名称大腹皮饮处方大腹皮、防己、木通、厚朴(姜制)、栝楼、黄耆、枳壳(麸炒)、桑白皮(炙)、大黄(蒸)、陈皮、青皮、五味子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妇人血癖,单单腹肿。用法

  • 万宝代针膏

    药方名称万宝代针膏处方硼砂血竭轻粉各3克蟾酥1.5克麝香0.3克蜈蚣(金头者)1条 脑子少许雄黄3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人蜜调和为膏。功能主治治诸肿恶疮,肿核赤晕,已自成脓,不肯用针刺脓,此药代之。但用

  • 参蚓汤

    药方名称参蚓汤处方人参1两,蚯蚓20条。功能主治痘疮元虚毒重,黑陷无脓。用法用量先煎人参,后入蚯蚓,再煎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 赤芍药丸

    《普济方》卷三○九:赤芍药丸药方名称赤芍药丸处方芍药1两(用赤的),好乳香半钱,接骨木半两,川当归1两,川芎1两,自然铜1两。制法上为末,用黄蜡4两溶,入前药末,搅令匀,候温软,众手丸,如龙眼大。功能

  • 一捻金散

    《杨氏家藏方》卷八:一捻金散药方名称一捻金散处方半夏天南星(锉),巴豆各60克 皂角子180克阿胶60克(锉)黄明胶90克(锉)杏仁180克白矾45克制法上药,都放人瓶内,外留一眼子出烟,盐泥固济,候

  • 五利汤

    药方名称五利汤别名五利大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三O)。处方大黄9克栀子仁15克升麻黄芩各6克芒消3克制法上五味,叹咀。功能主治治素体强壮,常大患热,发痈疽无定处,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30

  • 澈青膏

    药方名称澈青膏处方蔓荆子1钱,细辛1钱,薄荷叶3钱,川芎3钱,生甘草5钱,炙甘草5钱,藁本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头痛风眩。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澈青散”。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九

  • 九宝丸

    药方名称九宝丸处方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麝香(研)半两,丹砂(研)半两,槟榔(锉)2两,桂(去粗皮)3分,半夏1两半(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晒干),乳香(研)1两。制

  • 黄疸汤

    《脉症正宗》卷一:黄疸汤药方名称黄疸汤处方茵陈2钱,吴萸2钱,香附1钱,川芎1钱,苍术1钱,白术1钱,木通6分,猪苓8分。功能主治黄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临证医案医方》:黄疸汤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