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养脾丸

养脾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养脾丸

药方名称养脾丸

处方大麦芽(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各500克干姜(炮)砂仁(去皮)各1a00克白术250克甘草(锉、爁)75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养胃进食,治脾胃虚冷,心腹绞痛,胸膈满闷,胁肋虚胀,呕吐恶心,噫气吞酸,泄泻肠鸣,米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医宗金鉴》卷五十二:养脾丸

药方名称养脾丸

处方人参白术(土炒)当归川芎各9克青皮(醋炒)木香(煨)黄连(姜炙)陈皮各6克神曲(炒)山楂砂仁麦芽(炒)各3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养脾消积。治惊泻。因气弱受惊,夜卧不安,昼则惊惕,粪稠若胶,色青如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陈仓米饮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 纯阳青蛾丹

    药方名称纯阳青蛾丹处方青鱼胆不拘多少。制法上药以生石膏和匀,须干湿得宜,阴干为末,每两加梅片1钱,共研匀,瓷瓶收固。功能主治双单乳蛾,喉闭。用法用量遇证吹之,立即开关。陈者更妙,勿泄药气。摘录《急救经

  • 温阳通痹汤

    药方名称温阳通痹汤处方附子9克,炒山楂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30克,莱菔子(炒)30克,枳壳12克,川朴12克。功能主治温阳运脾,通降逐积。主脾胃肠通降失权,中阳受阻,运化失司。用法用量水

  • 槐胶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槐胶丸药方名称槐胶丸处方槐胶(以酒化为膏)2两,牛黄(别研)半两,麝香(别研)半两,羚羊角(镑)1两,石龙子(炙焦,别研)1枚,蜈蚣(微炙,别研)5枚,丹砂(研)半两,干蝎(微炒

  • 石南散

    药方名称石南散处方石南叶15克 仙灵脾15克蛇床子15克制法以上三药,同研细末。功能主治治肾虚阳衰之外阴白斑症。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3克。亦可改为汤剂煎服。摘录《妇产科学》

  • 鸡肝丸

    《惠直堂方》卷四:鸡肝丸药方名称鸡肝丸处方芦荟(炒)1钱,牛黄1分,雄黄7分,雷丸肉(炒)2钱,使君子(炒)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五疳。用法用量用10两重鸡肝1具,称药末5分涂肝上,蒸熟,与小

  • 经带面

    药方名称经带面处方羊肉1脚子(炒焦肉乞马),蘑菇半斤(洗净,切)。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上用清汁下胡椒两,盐醋调服。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补脾和肝饮

    药方名称补脾和肝饮处方炒白芍5钱,炙甘草5分,云茯苓3钱,甜白术3钱(土炒),陈皮1钱,神曲1钱5分,车前子2钱。功能主治痢疾后肝燥脾虚,食物难克,溏泻不实。用法用量煨姜2钱、大枣3枚为引,水煎服。如

  • 启峻汤

    药方名称启峻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白术(炒枯)各4.5克陈皮2.4克甘草(炙)1.5克肉桂1.5克茯苓4.5克干姜(炮)1.2克 肉果沉香各2.4克附子(炮)4.5克功能主治治脾肾俱虚,腹胀少食。用法用量

  • 加味温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味温胆汤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处方枳实(麸炒)、半夏(汤泡)、白茯苓(去皮)、橘红、人参,各一钱半。竹茹、香柎、麦门冬、柴胡、桔梗,各一钱。甘草(半钱)。功能主治治心胆

  • 豆蔻拔刀

    药方名称豆蔻拔刀别名豆蔻面处方草豆蔻仁2枚(煨),高良姜(细锉)半两,生姜汁2合,羊肉(炒臛)4两,面4两。功能主治脾胃气弱,食即呕逆。用法用量以水1升,先煎豆蔻、高良姜至2合,去滓,并生姜汁和面作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