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冲和散

冲和散

《百一选方》卷七:冲和散

药方名称冲和散

别名苍荆散(《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苍术1.8千克荆芥穗900克甘草37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外感风寒挟湿,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伸欠泪出,气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滞,饮食不入。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热服,不计时候;药滓再煎。

摘录《百一选方》卷七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冲和散

药方名称冲和散

别名败毒散

处方白药子1分,甘草(炙)1分,雄黄1钱(醋淬)。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退热解躁。主小儿斑痘疮。

用法用量败毒散(《普济方》卷四○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百一》卷七:冲和散

药方名称冲和散

别名苍荆散

处方苍术60两,荆芥穗30两,甘草12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寒温不节,将摄失宜,或乍暖脱衣,盛热饮冷,或坐卧当风,居处暴露,风雨行路,冲冒霜冷,凌晨早出,呼吸冷气,或久晴暴暖,忽变阴寒,久雨积寒,致生阴湿。使人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伸欠泪出,气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滞,饮食不入。伤风、觉劳倦。

用法用量苍荆散(《医学入门》卷八)。《医学入门》本方用苍术荆芥各等分,甘草减半。

摘录《百一》卷七

《喉舌备要》:冲和散

药方名称冲和散

处方荆皮1两,独活5钱,赤芍5钱,白芷3钱,南星1钱半,半夏1钱半,南木香2钱,菖蒲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病属阴证者。

用法用量调白酒敷。

摘录《喉舌备要》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冲和散

药方名称冲和散

处方紫荆皮5两(炒),独活3两(炒),赤豆2两(炒),白芷1两(生研),石菖蒲1两(生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主痈疽初起,红肿疼痛。

用法用量以葱头煎浓汤,或用温酒,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猜你喜欢

  • 灵霜丸

    药方名称灵霜丸处方***半两,绿豆半两,川大黄1两,麝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瘅疟时发,大渴,寒热不定。用法用量夜露1宿。发日平旦以冷水送下1丸,临发前再服1丸。

  • 鹅不食草

    药方名称鹅不食草处方鹅不食草适量。制法研成粉末。功能主治据数十例观察,大多于用药后1~2天痊愈。除胃痛患者服酒煮剂后间有疼痛外,一般无副作用。用法用量成人每次用6~9克(小儿减半),以黄酒300~40

  • 黑蒲黄散

    药方名称黑蒲黄散处方蒲黄(炒黑)阿胶(炒)当归川芎白芍(炒)热地 生地(炒)丹皮荆芥(炒黑)地榆(炒黑)香附(醋炒)棕灰血余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血崩。用法用量上研为末,水煎服。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 大梧桐律散

    药方名称大梧桐律散处方梧桐半两,律川芎半两,白芷半两,生地黄2分,槟榔2分,细辛2分,丁香1分,雄黄1分。制法上为细末,入雄黄再研令匀。功能主治一切风蚛,牙齿动摇疼痛。用法用量每食后并夜卧先用温水漱口

  • 解郁软坚汤

    药方名称解郁软坚汤处方全当归10g,赤芍药10g,正川芎5g,北柴胡5g,川郁金6g,白蒺藜10g,漂昆布10g,净海藻10g,制香附6g,酒青皮5g,山慈菇5g,蒲公英13g,鹿角霜15g(先煎)。

  • 黑须仙丹

    药方名称黑须仙丹别名黑发仙丹处方熟地1斤,万年青3片(小用5片),桑椹1斤,黑芝麻8两,山药2斤,南烛皮4两,花椒1两,白果1两,巨胜子3两(连壳用)。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黑发。主用法用量黑发仙丹(

  • 安斑散

    药方名称安斑散处方川升麻1两,赤茯苓1两,羌活1两,绵黄耆(锉)1两(去芦须),人参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桔梗半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生肌宽肠,导热利小便,快膈。主

  • 无比薯蓣丸

    药方名称无比薯蓣丸别名无比山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处方薯蓣60克 苁蓉120克五味子180克菟丝子杜仲各90克,牛膝泽泻干地黄山茱萸茯神(一作茯苓)巴戟天赤石脂各30克制法上十二味,研末,

  • 和解丸

    药方名称和解丸处方荆芥穗4两,羌活4两,白芷4两,葛根4两,川芎3两,天花粉3两,玄参3两,赤芍药3两,柴胡3两,黄芩2两,连翘壳2两,薄荷2两,甘草2两。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清热解表。辛

  • 地黄煎丸

    《中藏经》卷下:地黄煎丸药方名称地黄煎丸处方生地黄汁1.2升 生杏仁汁600毫升薄荷汁600毫升 生藕汁600毫升 鹅梨汁600毫升法酒1.2升 白蜜120毫升生姜汁600毫升柴胡120克(去芦,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