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分心气饮

分心气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心气饮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

处方木香(不见火)、桑白皮(炒),各半两。丁香皮一两,大腹子(炮)、桔梗(去芦.炒)、麦门冬(去心)、草果仁、大腹皮(炙)、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白术人参,各半两。香附子(炒.去毛)、紫苏(去梗)、陈皮(去白)、藿香,各一两半。甘草(炙)一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气不和,多因忧愁思虑,怒气伤神,或临食忧戚,或事不随意,使郁抑之气留滞不散,停于胸膈之间,不能流畅,致心胸痞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苦舌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秘,或因病之后,胸膈虚痞,不思饮食,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子一个,擘破去核,及灯心十茎,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心气饮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

处方木通(去节)、赤芍药、赤茯苓肉桂(去粗皮)、半夏(汤洗七次)、桑白皮(微炒)、大腹皮陈皮(去瓤)、青皮(去白)、甘草(炙)、羌活,各一两;紫苏(去粗梗)四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气不和,多因忧愁思虑,怒气伤神,或临食忧戚,或事不随意,使郁抑之气留滞不散,停于胸膈之间,不能流畅,致心胸痞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苦舌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秘,或因病之后,胸膈虚痞,不思饮食,并皆治之。

常服消化滞气,升降阴阳,调顺三焦,和脾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个,灯心五茎,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分心气饮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

处方木香(不见火)桑白皮(炒)各15克丁香皮30克 大腹子(炮)桔梗(去芦,炒)麦门冬(去心)草果大腹皮(炙)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白术人参(锉)各15克 香附子(炒,去毛)紫苏(去梗)陈皮(去白)藿香各45克甘草(炙)30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主治情志不遂,郁气留滞不散,心胸痞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逆恶心,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苦舌干,饮食减少,日渐消瘦,或大便虚秘,成因病之后,胸膈虚痞,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枣子1个(擘破去核),灯心10茎。煎至l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普济方》卷一八一引《如宜方》:分心气饮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

处方紫苏茎叶120克羌活半夏(汤浸七次)肉桂(去皮)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大腹皮白皮木通(去节)芍药甘草茯苓各30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调顺三焦,消化滞气。主治忧愁思虑,或因酒食过伤,气不流畅,心胸痞闷,胁肋胀满,噎塞不通,嗳气吞酸,呕哕恶心,头目昏眩,饮食减少,四肢倦怠,面色萎黄,日渐瘦羸。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生姜3片,枣2枚,灯心10茎,煎取1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一引《如宜方》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分心气饮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

处方木通丁香皮、人参麦冬厚朴大腹皮

功能主治妇人胎前噎膈,气多而食不下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分心气饮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

处方木香(不见火)半两,桑白皮(炒)半两,丁香皮1两,大腹子(炮)半两,桔梗(去芦,炒)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草果仁半两,大腹皮(炙)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半两,白术半两,人参(锉)半两,香附子(炒,去毛)1两半,紫苏(去梗)1两半,陈皮(去白)1两半,藿香1两半,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一切气不和。多因忧愁思虑,怒气伤神,或临食忧戚,或事不随意,使抑郁之气留滞不散,停于胸膈之间,不能流畅,致心胸痞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苦舌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秘;或因病之后,胸膈虚痞,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枣子1个(擘破去核),及灯心10茎,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直指》卷五:分心气饮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

别名心气饮

处方紫苏茎叶3两,半夏(制)1两半,枳壳(制)1两半,青皮(去白)1两,陈橘红1两,大腹皮1两,桑白皮(炒)1两,木通(去节)1两,赤茯苓1两,南木香1两,槟榔1两,蓬莪术(煨)1两,麦门冬(去心)1两,桔梗1两,肉桂1两,香附1两,藿香1两,甘草(炙)1两3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通利大小便。主忧思郁怒,诸气痞满停滞。

用法用量心气饮(《丹溪心法》卷四)。

临床应用瘴疟里人瘴疟经年,虚肿腹胀,食不知饱,以此药吞温白丸,初则小便数次,后则大便尽通,其病顿愈。

摘录《直指》卷五

《局方》卷三(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分心气饮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

处方木通(去节)1两,赤芍药1两,赤茯苓1两,肉桂(去粗皮)1两,半夏(汤洗7次)1两,桑白皮(微炒)1两,大腹皮1两,陈皮(去瓤)1两,青皮(去白)1两,甘草(炙)1两,羌活1两,紫苏(去粗梗)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消化滞气,升降阴阳,调顺三焦,和脾进食。主男子、妇人一切气不和,多因忧愁思虑,怒气伤神,或临食忧戚,或事不随意,使抑郁之气留滞不散,停于胸膈之间,不能流畅,致心胸痞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苦舌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秘;或因病之后,胸膈虚痞,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灯心5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三(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宋氏女科》:分心气饮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

处方桔梗枳壳木香槟榔乌药香附木通肉桂、芍药、茯苓大腹皮、桑皮、青皮陈皮、真紫苏羌活甘草

功能主治妇人内郁,血凝气滞成病者。

用法用量上锉2剂,加生姜3片、大枣2个,灯心30条,水2钟,煎8分,空心温服,滓更煎服。

摘录《宋氏女科》

《风痨臌膈》:分心气饮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

处方苏梗1钱,青皮1钱,芍药1钱,大腹皮1钱,陈皮1钱,官桂6分,赤茯苓、桑白皮、灯心、生姜

功能主治大怒而胀。

用法用量方中赤茯苓、桑白皮、灯心、生姜用量原缺。

摘录《风痨臌膈》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分心气饮

药方名称分心气饮

处方紫苏叶、半夏青皮陈皮大腹皮、赤茯苓、桑皮、芍药、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一切气病。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

猜你喜欢

  • 化毒胶

    药方名称化毒胶处方紫草1两,大黄5钱,归身5钱,红花(1作银花)3钱,甘草3钱,麻油4两(浸上药1宿,熬10沸,去渣,入黄蜡5钱、白蜡5钱收胶,候稍冷入下药),血竭2钱,乳香1钱,没药(2味去油)1钱

  • 家秘和中汤

    药方名称家秘和中汤处方人参、当归、黄耆、白术、广皮、甘草、升麻、柴胡、川芎、细辛。功能主治内伤头痛,因气虚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举卿举败散

    药方名称举卿举败散别名愈风汤、举卿古拜散、举卿古拜饮处方荆芥末3钱。功能主治痉证。妇人新产血虚痉者,汗后中风发搐。用法用量愈风汤、举卿古拜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九)、举卿古拜饮(《准绳·类方》卷五)

  • 集成白玉丹

    药方名称集成白玉丹处方新出窑矿石灰1块。功能主治瘰疬破烂,多年不愈,连及胸腋。用法用量滴水化开成粉,用生桐油调匀,干湿得中,先以花椒、葱煎汤,洗净其疮,以此涂之。摘录《幼幼集成》卷四

  • 增损四物汤(易简方)

    药方名称增损四物汤(易简方)处方当归、川芎、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芍药,各等分。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不足,四肢怠惰,乏力少气。兼治产后下血过多,荣卫虚损,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并皆服

  • 麒麟竭膏

    药方名称麒麟竭膏处方麒鳞竭15克雄黄15克(细研)密陀僧15克(细研)雌黄7.5克(细研)乱发15克朱砂15克(细研)乳香30克(细研)黄耆30克白芍药30克 牡丹30克连翘30克丁香30克木香30克

  • 化瘀通络洗剂

    药方名称化瘀通络洗剂处方骨碎补15g,苏木15g,桑寄生15g,伸筋草15g,威灵仙15g,桃仁9g,续断9g,当归尾9g,桑枝9g,川芎6g,红花6g。功能主治活血舒筋,化瘀通络。主上肢骨折脱位后期

  • 惊气圆

    药方名称惊气圆处方紫苏子(炒)一两,橘红、南木香、附子(生.去皮.脐)、麻黄(去根.节)、花蛇(酒浸.炙.去皮.骨)、白僵蚕(微炒)、南星(洗浸.薄切.姜汁浸一宿)、天麻(去苗),各半两。朱砂(研)一

  • 厚朴丸

    《奇效良方》卷十四:厚朴丸药方名称厚朴丸处方白龙骨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厚朴(姜制)诃子(炮,去核)肉豆蔻(面煨)陈皮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肾虚寒,泄泻不止

  • 鱼败银海汤

    药方名称鱼败银海汤处方鱼腥草31克,败酱草31克,金银花18克,海金沙24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石苇12克,地肤子18克,千里光15克,黄芩12克,白花蛇舌草31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