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五苓散

加减五苓散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桂木2钱,白术2钱,茅术2钱,砂壳1钱半,云苓皮4钱,泽泻2钱,扁豆壳8钱,猪苓2钱。

功能主治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主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浮肿,胸闷不食,腰酸腿软,小便时少,苔白而腻,脉寸滑关濡。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济阴纲目》卷九: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阿胶(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车前子、白茅根浓煎,温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九

《济阳纲目》卷五十七: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人参白术、赤茯苓香薷泽泻猪苓、莲肉、麦冬(去心)各等分。

功能主治心经伏暑,小便赤浊。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七

《医方大成》卷六引《济生》: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别名五苓散

处方茯苓(去皮)、猪苓(去皮)、泽泻白术茵陈各等分。

功能主治饮酒、伏暑,郁发为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五苓散(《丹溪心法》卷三)。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加减五苓汤”。

摘录《医方大成》卷六引《济生》

《朱氏集验方》卷四: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7钱,白茯苓7钱,白术7钱,板桂7钱,泽泻1两,南木香3钱,丁香3钱,沉香3钱,槟榔3钱,白豆蔻3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肿疾。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煎白樟柳汤,空心温点服。

如要取水,加甘遂半钱在药内,利3-5次,又当以匀气药止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痘疹金镜录》卷一: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肉桂少许。

功能主治分理阴阳。主小儿吐泻。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同煎服。

吐泻并作,加藿香木香苍术;寒吐寒泻,则乳片不消,下利清白,腹痛,加煨干姜;腹痛,加煨芍药;热吐热泻,则吐利黄水,泻下如筒,加炒黄连黄芩;久泻,加诃子、肉果;久吐,加丁香;宿食不消,吐泻馊酸猩臭,加山查、神曲麦芽枳壳;伤食甚者,加槟榔草果;小便不利,加滑石;吐泻久而成虚渴,加人参麦门冬天花粉;脾胃受湿,倍加白术半夏;饮食不进,加益智大腹皮;虚胀,加卜子、大腹皮;胃口作痛,加草豆蔻沉香、山查;胸膈饱闷,加枳壳;饮食不易消,加枳实;小便自利,去猪苓;生痰,去桂,加橘红;夏月暑泻甚者,加黄连、白扁豆;小腹痛,加盐炒茱萸;胃气不足,加人参、炒黄米、煨芍药。

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一

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沉香檀香、生熟、地黄升麻、干葛、芍药、黄耆黄芩羚羊角***连翘甘草防风各等分。

功能主治恶疮项上有瘿,及漏疮。一切脓疱、热疮及发背。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白水煎服;仍煎服何首乌散。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五引《百一》

《万氏女科》卷二: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茯苓1钱,肉桂1钱,车前子1钱,木通1钱,枳壳1钱,槟榔1钱,甘草1钱,滑石1钱,灯心19茎。

功能主治初产,生2日艰难者。

用法用量长流水顺取煎服,连进。以生为度。

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辨证录》卷七: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泽泻3钱、薏仁3钱、豨莶草3钱、肉桂3钱。

功能主治肾疸,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饮食,不得卧。阴疸,手足皆冷,颜色晦暗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医学探骊集》卷五: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茯苓3钱,黄柏3钱,盐泽泻3钱,车前子4钱(炒),瞿麦3钱,人中白5钱,甘草梢2钱,扁蓄3钱,木通3钱,猪苓4钱,桂心2钱。

功能主治淋证轻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猪苓茯苓甘淡利湿,瞿麦、扁蓄利水通淋;木通车前引热下行,黄柏清下焦之热,泽泻能降浊泻湿,桂心使气化能出,草梢止茎中之痛,人中白为清热之圣药,用以清膀胱之热,从其类也,能引诸药直入膀胱,将湿热扫荡而去,此方用此一味,则画龙而点睛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五

《冯氏锦囊·杂症》卷五:加减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五苓散

处方留白广皮3两(炒),苍术4两(炒黄),白术5两(炒黄),白茯苓6两(焙),甘草2两(炙),白扁豆6两(炒黄),泽泻2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虚湿热作泻。

用法用量每用黑沙糖调,煨姜汤下。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猜你喜欢

  • 侧矮丸

    药方名称侧矮丸处方侧耳根(干)15斤,女贞子15斤,矮茶风15斤,破故纸6.3斤,墨旱莲15斤,五味子5斤。制法上将前5味药水煮,去滓,浓缩成浸膏,将五味子磨成细粉,加入浸膏,再加苯甲酸钠适量,混匀,

  • 当归木香丸

    药方名称当归木香丸处方当归(去芦)1两,蓬莪术1两(炮,锉),木香(半两),人参(去芦)半两,桂心半两(不见火),黑牵牛1钱(炒微黄)。制法上为细末,曲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心腹疼不可忍,闷乱

  • 海艾汤

    药方名称海艾汤处方海艾菊花薄荷防风藁木藿香甘松蔓荆子荆芥穗各6克功能主治治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风热乘虚攻注,致成油风,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者。用法用量用水1.25~1.5升,将药煎

  • 延龄煮散

    药方名称延龄煮散处方茯神(去木)益智(去皮)防风(去叉)人参桑寄生藿香叶甘草(炙,锉)沉香熟干地黄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治心脏气虚,健忘。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

  • 聚功丸

    药方名称聚功丸处方附子(6钱者)1枚(炮,去皮脐),当归(洗,焙)1两,人参(去芦头)1两,赤芍药1两,半夏(汤洗7遍)1两,木香1两,青橘皮(去白)1两,陈橘皮(去白)1两,白术1两,蓬莪荗(炮)1

  • 补气养血汤

    《伤科补要》卷三:补气养血汤药方名称补气养血汤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白茯苓、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耆、肉桂。功能主治气血兼补。主跌打损伤,营卫不足者。用法用量河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回春》

  • 枳实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五:枳实散药方名称枳实散处方枳实30克(麸炒令微黄)人参30克(去芦头)干姜15克(炮制,锉)白术22.5克 桂心22.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桔梗22.5克(去芦头)木香15克

  • 三倍汤

    药方名称三倍汤处方草豆蔻仁二两,甘草一两,生姜、盐(炒),各五两。炮制上件拌和匀,入瓷器内淹一宿,焙干,为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胸膈闷满,饮食不化,呕逆恶心,或霍乱呕吐,心腹刺痛,肠鸣泄痢,水谷不分

  • 黄芩茱萸丸

    药方名称黄芩茱萸丸处方黄连30克(陈土炒)苍术23克黄芩(土炒)陈皮吴茱萸各38克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湿热吐酸。用法用量每服3~6克,津液咽下。摘录《简明医彀》

  • 启峻汤

    药方名称启峻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白术(炒枯)各4.5克陈皮2.4克甘草(炙)1.5克肉桂1.5克茯苓4.5克干姜(炮)1.2克 肉果沉香各2.4克附子(炮)4.5克功能主治治脾肾俱虚,腹胀少食。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