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地黄汤

加减地黄汤

李传课方:加减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汤

处方熟地12克,桑椹12克,黄精12克,枸杞12克,玉竹9克,女贞子9克,丹皮9克,丹参12克,红花6克,鸡血藤9克。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主肝肾阴虚,脉络瘀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传课方

《医钞类编》卷七:加减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汤

处方生地汁、丹皮、赤芍、柏叶(炒)、桃仁(去皮尖)、茜草(炒)、白苓、化橘红甘草木香(另研)。

功能主治吐血初起,兼有外感,经用加减参苏饮后,次用本方。

用法用量茅根为引。

摘录《医钞类编》卷七

症因脉治》卷四:加减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汤

处方地黄牡丹皮、白茯苓山茱萸山药泽泻柴胡白芍药。

功能主治少阴经疟。

用法用量热多,加山栀、知母黄柏;寒多,加羌活独活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幼科金针》卷上:加减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汤

处方人参白术肉桂、熟地、白芍鳖甲杜仲牛膝、丹皮、萸肉。

功能主治病后虚热。大病之后,日晡作热,一交子分即凉者。

用法用量加桂圆肉,水煎服。

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片玉心书》卷五:加减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汤

处方生地、黄芩栀子仁、赤芍郁金

功能主治小儿五脏积热所致鼻衄。

用法用量茅花为引,水煎,入车前草自然汁,细细服之。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类证治裁》卷八:加减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地黄汤

处方生地、山药、丹皮、萸肉、茯苓杜仲续断、五味、阿胶

功能主治妊娠肾亏火燥而为子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八

猜你喜欢

  • 蚕沙酒

    药方名称蚕沙酒别名蚕沙饮处方蚕沙4两(炒半黄色),无灰酒1壶。功能主治月经久闭。风缓顽痹,诸节不随,腹内宿痛。用法用量蚕沙饮(《验方新编》卷九)。摘录《内经拾遗》卷一

  • 沉香四倍丸

    药方名称沉香四倍丸处方木香半两,青皮4两(去瓤),白术3两,半夏4两(汤浸7次),沉香半两,黑牵牛(头末)半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饮,两臂疼痛,腰腿沉痛。用法

  • 辟瘟丹

    《种福堂方》卷二:辟瘟丹药方名称辟瘟丹处方乳香1两,苍术1两,细辛1两,川芎1两,甘草1两,降香1两,或加檀香1两。制法共为细末,枣肉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防瘟疫,辟秽恶。主用法用量此药烧之,能令瘟

  • 利咽解毒颗粒

    药方名称利咽解毒颗粒处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叶、僵蚕、玄参、黄芩、地黄、天花粉、大黄、浙贝母、麦冬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无糖型)。

  • 加减大安丸

    药方名称加减大安丸处方陈皮(去白)、半夏、白茯苓、白术、枳实(炒)、桔梗各等分,苏子(炒)、甘草(炙)、莱菔子(炒)各减半。制法上为末,姜汁煮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伤乳喘嗽。用法用量淡姜汤送下

  • 彻视散

    药方名称彻视散处方蔓菁花(3月3日[扌采],阴干)。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长生明目。主虚劳眼暗。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井花水调服。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

  • 人参败毒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人参败毒散药方名称人参败毒散处方柴胡(去芦.二钱),川芎(一钱半),前胡(去芦)、甘草(炙)、人参(去芦)、桔梗(去芦)、羌活(去苗)、独活(去苗)、茯苓(去皮)、枳

  • 搐鼻瓜蒂散

    药方名称搐鼻瓜蒂散处方瓜蒂。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湿气在头,偏头痛久不愈,服药及灸针不效者。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中。滴水徐徐出1昼夜,湿尽痛止为度。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九

  • 葱姜熨

    药方名称葱姜熨处方葱、姜不拘多少。制法上捣烂,炒热,布包。功能主治伤寒结胸。用法用量熨胸,频换。摘录《绛囊撮要》

  • 交泰丹

    《叶氏女科》卷四:交泰丹药方名称交泰丹处方干地黄2两,山茱萸(去核,酒炒)1两,淮山药1两,牡丹皮(酒洗)7钱5分,远志肉(甘草汤泡)7钱5分,泽泻(酒浸1宿,晒干)7钱5分,石菖蒲(桑枝拌蒸)7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