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六君汤

加味六君汤

《金鉴》卷四十六: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1钱5分,白术(土炒)1钱5分,茯苓1钱5分,陈皮1钱5分,半夏(制)1钱5分,甘草(炙)5分,藿香叶1钱,枇杷叶(炙)1钱,缩砂仁8分,枳壳(炒)8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妊娠平素胃虚,中停痰饮,而为恶阻,吐多痰水,心烦头目眩晕。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胃热便秘,加黄芩大黄以利之;胃寒喜热,加肉桂干姜以温之。

摘录《金鉴》卷四十六

《叶氏女科》卷二: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1钱半,白术(蜜炙)1钱半,茯芩8分,陈皮(去白)8分,半夏(制,炒黄)8分,苏叶8分,枳壳(麸炒)8分,炙甘草5分,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主治妊娠饮食不甘,呕吐不止,或体肥痰盛恶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辨证录》卷七: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8分,白术3钱,茯苓2钱,甘草3分,半夏3分,陈皮2分,黄连2分,神曲5分,麦芽5分,防风5分。

功能主治小儿因风热湿三者合之成痉,头摇手劲,眼目上视,身体发颤,或吐而不泻,或泻而不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医学集成》卷二: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1两,黄耆2两,焦术2两,茯苓5钱,半夏3钱,附子1钱,陈皮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中风,右手不仁。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医略六书》卷十八:加味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8分,冬白术1钱半(炒),法半夏1钱半,白茯苓1钱半,全当归1钱半,小川芎8分,新会皮1钱半,广木香8分,炙甘草5分,纯钩藤3钱(迟入),生姜汁3匙(冲),甜竹沥3匙(冲)。

功能主治虚风,手足指麻,脉弦虚浮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冲2汁服。

各家论述气虚血涩,不能运行于经络,且挟痰涎凝滞,故手足麻木不随焉。参、术补脾益气,芩、夏渗湿化痰,会皮、炙草缓中理气,木香当归调气和营,川芎钩藤舒筋活血,竹沥、姜汁豁痰通经。洵为虚风挟痰,手足指麻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八

猜你喜欢

  • 草果散

    《宁坤秘籍》卷上:草果散药方名称草果散别名草果饮处方草果2钱,青皮8分,柴胡8分,黄芩8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胎前疟疾,小腹作痛,口燥咽干。用法用量草果饮(《经验女科方》)。摘录《宁坤秘籍》卷上《妇人

  • 河车八味丸

    药方名称河车八味丸处方紫河车1具(头生男者,用白矾煎汤揉洗极净,用姜汁同酒煮烂),大地黄3两(姜汁、砂仁同酒煮烂),净枣皮1两(炒干),粉丹皮5钱(酒炒),宣泽泻5钱(盐水炒干),嫩鹿茸2两(切片,炒

  • 麻黄桂心汤

    药方名称麻黄桂心汤处方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2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石膏1两半,干薄荷叶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中风伤寒,脉浮

  • 尽秽丹

    药方名称尽秽丹处方大黄1钱,滑石1钱,厚朴1钱,地榆2钱,槟榔1钱。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用蜜煮老为丸。功能主治痢疾正气已复,邪气尚存,长年累月,里急后重,乍作乍止,无有休歇。用法用量1次服尽。服后即用膳

  • 酒煎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酒煎散药方名称酒煎散处方汉防己(酒洗)、防风、甘草(炙)、荆芥穗、当归、赤芍药、牛蒡子、甘菊(去蒂)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暴露赤眼生翳。用法用量每服5-6钱,酒煎,食后温服。

  • 槐皮洗眼汤

    药方名称槐皮洗眼汤处方槐子(皮)1两(锉),秦皮1两,黄连半两(去须),淡竹叶1握,蕤仁半两(汤浸,去赤皮),栀子仁半两,黄糵半两(锉),马牙消半两,青盐1分。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眼赤痛。用法用量每

  • 益寿比天膏

    药方名称益寿比天膏处方鹿茸附子(去皮、脐)牛膝(去芦)虎胫骨(酥炙)蛇床子菟丝子 川续断远志肉肉苁蓉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杏仁生地 熟地 官桂川楝子(去核)山茱萸(去核)巴戟(去心)破故纸杜仲(

  • 水澄膏

    药方名称水澄膏处方雄黄9克(水飞)黄连15克 蔚金6克黄柏15克大黄15克 黄丹15克(水飞)制法上为细末,量所肿处,用药多少,新汲水75毫升,抄药在内,须臾药沉,慢取其澄者,水尽,然后用槐,柳枝搅药

  • 皂独附姜汤

    药方名称皂独附姜汤处方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白垢散

    药方名称白垢散处方老粪缸边白垢(如牙者)。制法洗净,为细末。功能主治痘疮烦热,痘疹点胀发狂,心血虚,毒气乘之,神不守舍。用法用量每服2-3钱,水酒下。摘录《治痘全书》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