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圣散子

圣散子

药方名称圣散子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白术防风(去芦头)、吴茱萸(汤洗七次)、泽泻附子(炮裂.去皮.脐.一说去土)、高良姜猪苓(去皮)、藿香(去枝.土)、苍术麻黄(去根.节)、细辛(去苗)、芍药、独活(去芦)、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茯苓(去皮)、柴胡(去芦)、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甘草(炙)一两,草豆蔻仁(十个,去皮),石菖蒲半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行疫疠、风温、湿温,一切不问阴阳两感,表里未辨,或外热内寒,或内热外寒,头项腰脊拘急疼痛,发热恶寒,肢节疼重,呕逆喘咳,鼻塞声重;及食饮生冷,伤在胃,胸膈满闷,腹胁胀痛,心下结痞,手足逆冷,肠鸣泄泻,水谷不消,时自汗出,小便不利,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取一盏,去滓,热服,不计时候,取遍身微汗即愈。时气不和,空腹饮之,以辟邪疫。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二豆丸

    药方名称二豆丸处方绿豆1分,黑豆(去皮)1分,丹砂(研)1分,***(研)半两。制法上4味,先研2豆如面,入砒拌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丹砂为衣。功能主治诸疟发歇,寒热不定。用法用量每服1丸,发前取桃

  • 白定眼药

    药方名称白定眼药处方可铁刺(如无,以白及粉代之)1钱,阿飞勇1钱,李子树胶4钱,白锡粉(炒,水飞)8钱。制法上为细末,鸡子清为锭,用奶女儿乳汁,于光磨石上磨汁。功能主治定痛,消肿,去翳。主用法用量不拘

  • 巴戟熟地酒

    药方名称巴戟熟地酒处方巴戟天60g 熟地黄45g 狗杞子30g 制附子20g甘菊花60g 蜀椒30g 醇酒1500ml炮制1. 将上述6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 倒入醇酒浸泡,密封;

  • 加味桂乌汤

    药方名称加味桂乌汤处方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功能主治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主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

  • 经进地仙丸

    药方名称经进地仙丸别名经过地仙丹、地仙丹处方川牛膝(酒浸1宿,切、焙)4两,肉苁容(酒浸1宿、切,焙)4两,川椒(去目)4两,附子(炮)4两,木鳖子(去壳)3两,地龙(去土)3两,覆盆子2两,白附子2

  • 黄耆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卷上:黄耆桂枝五物汤药方名称黄耆桂枝五物汤别名黄耆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处方黄耆9克 芍药9克桂枝9克生姜18克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功能

  • 椒矾汤

    药方名称椒矾汤处方蜀椒3两,白矾(碎)3两,葱白1握(并须洗净),大豆5升(拣净),盐2两,生姜(切)2两。功能主治脚气。兼治肠风,瘾疹,眼昏,鼻衄,耳聋等疾。用法用量上纳釜中,以浆水3斗,煮至2斗5

  • 龙骨救逆汤

    药方名称龙骨救逆汤处方龙骨2两,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茯神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2两(去心,焙),牡蛎2两(烧为粉),蜀漆1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脉浮,医以火劫,汗出太过

  • 红吹散

    药方名称红吹散处方朱砂2.5g,月石9g,元明粉9g,乌贼骨8g,煅石膏1.5g,西瓜霜3g,冰片1.5g。制法以上各药逐次入乳钵内研成细末,装瓶,勿泄气。功能主治祛腐生新,利咽消肿。主口糜,口疳,舌

  • 清毒饮

    药方名称清毒饮处方贯众9克葛根6克甘草4.5克 白僵蚕3克功能主治治大头瘟。用法用量加黑豆10粒,水煎服。摘录《仙拈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