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养胃汤

大养胃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大养胃汤

药方名称大养胃汤

处方厚朴(去皮)生姜各60克 肥枣90克(锉,上三味同炒)白术山药(炒)人参川芎橘皮当归五味子藿香甘草(炙)枇杷叶(刷毛,姜炙)黄耆各30克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主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或为细末,米汤调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三因》卷十一:大养胃汤

药方名称大养胃汤

处方厚朴(去皮)2两,生姜2两,肥枣3两(锉,上3味同炒),白术1两,山药(炒)1两,人参1两,川芎1两,橘皮1两,当归1两,五味子1两,藿香1两,甘草(炙)1两,枇杷叶(刷毛,姜炙)1两,黄耆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气复热,四肢冷痹,三焦不调;及胃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呕不得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空腹服;或为细末,米汤调下。

摘录《三因》卷十一

猜你喜欢

  • 克应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克应丸药方名称克应丸处方熟地黄赤芍药各60克当归75克赤石脂(煅)龙骨牡蛎(煅,以酒淬)茯苓牡丹皮川芎艾叶(制,研)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经养血,固

  • 达郁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达郁汤药方名称达郁汤处方升麻柴胡川芎香附白蒺藜桑白皮橘叶功能主治主肝郁。呕吐酸水,或阴痿不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四圣心源》卷四:达郁汤药方名称达郁汤处

  • 枸杞子酒

    药方名称枸杞子酒别名神仙枸杞子酒处方枸杞子5大升(干者,碎),生地黄3大升(切),***子5大升(碎)。制法上于甑中蒸麻子使熟,放案上摊去热气,冷暖如人肌,纳地黄,枸杞子相和得所,入绢袋中,以无灰清酒2

  • 地榆防风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地榆防风散药方名称地榆防风散处方地榆防风地丁香马齿苋各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破伤风,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头微汗,身无汗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米汤送服。摘录《素问

  • 三花汤

    药方名称三花汤处方银花15克,菊花12克,红花9克,蒲公英24克,薄荷9克,蝉蜕9克,白蒺藜12克,赤芍12克,酒军3克。功能主治辛凉宣肺,祛风清热,化瘀通络。主风邪热毒,侵袭肺卫,郁滞成瘀,风火相煽

  • 八宝蠲痛汤

    药方名称八宝蠲痛汤处方玄胡索1钱2分,乳香1钱2分,甘草1钱2分,沉香1钱2分,官桂8分,陈皮2钱,当归2钱,白豆蔻2钱。功能主治七情伤感,六气为病,心疼腹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玉案》

  • 川芎圆

    药方名称川芎圆处方川芎、龙脑、薄荷叶(焙干),各七十五。两细辛(洗)五两,防风(去苗)二十五两,桔梗一百两,甘草(炙)三十五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半,分作五十圆。功能主治消风壅,化痰涎,利

  • 太阳汤

    药方名称太阳汤处方白术9克干姜(炒)3~6克当归4.5克(泄者不用)山药(炒)6克附子6~9克(势危者用生附子,湿纸包煨热用)甘草(炙)3克白芍(煨)4.5克生姜3克 红枣3枚功能主治治寒中三阴,战栗

  • 六岁墨

    药方名称六岁墨处方山慈菇1两,千金子1两,大戟1两,文蛤2两(去虫),麝香1分,川乌2两,草乌2两。制法上为细末,以糯米煮糊捣匀,用模型铸为1钱重墨状条块,阴干备用。功能主治解毒止痛。主疔疮肿毒,口眼

  • 红枣散

    药方名称红枣散处方红枣4两(去核,烧枯),明雄7钱5分(勿经火),枯矾1分,真犀牛黄1分,牙色梅花1分,冰片1分,铜绿(煅)1分,真麝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收入瓷瓶,勿令出气。功能主治喉风,烂喉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