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青汤

大青汤

肘后备急方》卷二: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别名大青四物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大青12克甘草阿胶各6克 豉5克

功能主治主温毒发斑,或伤寒热病七八日,发汗不解,及吐下后热不除,下利不止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升,煮二物,取300毫升,去滓;纳豉煮三沸,去滓;乃纳胶,分作四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备急千余要方》卷九补。

摘录肘后备急方》卷二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木通元 参桔梗知母山栀升麻石膏

功能主治主风寒所冲,毒邪内陷,疹子出一日即没;温毒发斑,其形焮肿,如蚊蚤所啮,或成片如锦纹云霞。

用法用量水煎,调路东黄土末6~9克服之。

如大便结闭,口干腹胀,身热烦躁者,此热秘也,加酒炒大黄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半两,鳖甲(醋炙,去裙襕)半两,赤芍药半两,当归(切,焙)1分,茵陈蒿1分,麻黄(去节,煎去沫,焙)1分,猪苓(去黑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诸疟。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温服,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圣济总录》卷五十: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锉)3分,麻黄(去根节)1两半,石膏(碎)1两半,芒消1两半,黄柏(去粗皮)1两半,生干地黄(焙)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大肠热满,肠中切痛,或生鼠乳,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苦竹叶10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痧喉汇言》: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3分,知母8分,荆芥1钱,木通6分,石膏4钱,生地3钱,甘草6分,地骨皮2钱,元参1钱。

功能主治喉痧得透,惟口渴烦躁,小便短少,热盛舌绛。

用法用量水煎,热服。

摘录《痧喉汇言》

《痘疹全书》卷下: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元参、大青桔梗人中黄知母升麻石膏栀子仁、木通

功能主治麻疹之出,浑身如锦纹黑斑者。

用法用量水煎,调烧人屎服之。

便闭者,加酒蒸大黄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圣济总录》卷一八○: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3分,黄连(去须)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口疮。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以水半盏,煎至2分,去滓,食后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家庭治病新书》引《医通》: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3钱,元参2钱,山栀2钱,黄芩1钱,黄柏1钱5分,黄连6分,甘草8分。

功能主治伤寒久热不解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家庭治病新书》引《医通》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半两,大黄(锉,炒)1分,甘草(炙)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诸热,服药吐利后,身壮热,精神昏昧,或微利而内有热结。

用法用量2-3岁儿每服半钱匕,以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食后服,相继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2两,秦艽(去苗土)1两,***(镑)半两,山栀子仁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黄连(去须)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阳毒伤寒,烦躁不解,或下利危困。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豉100粒,薤白7寸,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伤寒总病论》卷三: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叶2分,秦艽2分,吴兰2分,升麻2分,荠苨2分,栝楼根2分,甘菊1分,石膏3分,竹沥2合,朴消3分。

功能主治时行头痛,心如醉状,面爱向黑处,不欲见人,此为里热不散,甚则狂走赶人。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分2帖。每服1贴,水2升半,煎至1升2合,去滓,下竹沥朴消,分温4服。

肉色黄,加茵陈6分;面似火,加栀子14枚。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肘后方》卷二: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4两,甘草3两,胶2两,豉2合,赤石脂3两。

功能主治热病不解,而下痢困笃欲死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尽更作,日夜两剂,愈。

摘录《肘后方》卷二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二引《深师方》: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别名大青四物汤、阿胶汤、阿胶大青汤

处方大青4两,甘草2两,胶2两,豉8合。

功能主治止下痢,除热,止吐泻。主伤寒、热病,发热多日,汗、吐、下不解;或下利不止,或发黄疸,或发斑疹,烦躁不安不得卧。

用法用量大青四物汤(《活人书》卷十八)、阿胶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七)、阿胶大青汤(《古今医彻》卷一)。

注意菘菜海藻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大青乃蓝之一种,善解陷伏至阴之邪;豆豉专搜少阴不正之气;阿皎滋血润燥;甘草解毒和中。不特为阳毒发斑之专药,一切时行温热汗吐不解,下利不止,并得用之,取其解散阴经热毒也。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3两,栀子2-7枚(擘),***(屑)1两,豉5合。

功能主治天行壮热头痛,遍身发疮如豌豆者。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5升,煮取2升,分3次服。

摘录《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3两,百部根5两,紫菀(去苗土)2两,茜根2两,黄芩(去黑心)2两,生干地黄(焙)1两,白前1两,五味子(炒)1两,甘草(生)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上焦气胜,热结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大青汤

药方名称大青汤

处方大青玄参、生地黄石膏知母木通甘草地骨皮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斑疹火毒。

用法用量水1盏,加淡竹叶12片,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四味土木香散

    药方名称四味土木香散处方土木香200g苦参(去粗皮)200g珍珠杆(去粗皮、心)100g山柰5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黄白色的粉末;气香,味极苦、微辛。炮制上四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

  • 黑奴丸

    《肘后方》卷二:黑奴丸药方名称黑奴丸别名水解丸(《肘后方》卷二)。处方麻黄60克大黄60克黄芩30克芒消30克 釜底墨30克 灶突墨60克 梁上尘60克制法上药研细,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伤寒

  • 定痛消毒饮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定痛消毒饮药方名称定痛消毒饮处方人参、当归、升麻、川芎、白芍、桔梗、枳壳、茯苓、半夏、柴胡、甘草、羌活、防风、厚朴、白芷、天花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脑疽。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灯心

  • 巨胜煎

    药方名称巨胜煎处方巨胜半大升,地黄10斤(取汁6升),杏仁五大两,桂末1两,黑豆黄子1大升(末之),乳苏5两。制法上药先下地黄汁煎至3升,次下杏仁、巨胜、乳苏等,候凝下豆、桂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解表二陈汤

    药方名称解表二陈汤处方二陈汤1贴加紫苏叶5分,麻黄5分,杏仁5分,桑白皮5分,紫菀5分,贝母5分,桔梗5分。功能主治哮吼。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五引《医鉴》

  • 九二丹

    药方名称九二丹处方熟石膏1两,净黄升2钱,水飞黄丹1钱。功能主治生肌长肉。主痈疽、疮疡,腐脱脓净者。用法用量乳至无声。外敷。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 金刚活络丹

    药方名称金刚活络丹处方金刚莲900g,香五加皮900g,马钱子霜900g,三七9g,藏红花9g,川橘红9g,接骨木9g。制法上药各为细末,混合。按0.3g分装胶囊,或制片备用。功能主治疏经活络、消肿止

  • 起枕散

    药方名称起枕散处方当归6克白芍(酒炒)9克川芎6克白芷官桂蒲黄牡丹皮玄胡索五灵脂役药各3克功能主治治产后心腹痛,恶血不行,或儿枕作痛。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人童便,空腹时服。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芪归猪蹄汤

    药方名称芪归猪蹄汤处方党参当归黄芪各30克通草9克猪蹄2只 虾米30克制法将党参、当归、黄芪、通草装纱布袋中,与猪蹄、虾米同炖,文火煨至肉烂,去药袋。功能主治补气益血,通经下乳。适用于产后气血亏虚、乳

  • 加味宁志丸

    药方名称加味宁志丸处方白茯苓(去皮)人参远志(甘草煎汤浸软,去木)菖蒲(寸九节者,米泔浸)黄连(去毛)酸枣仁(水浸,去红皮)柏子仁(去壳)各30克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各24克木香12克(不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