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顺汤

大顺汤

《医醇剩义》卷四:大顺汤

药方名称大顺汤

处方蒺藜12克郁金6克乌药3克白术3克 广皮3克厚朴3克木香1.5克青皮3克茯苓6克枳壳3克橘饼12克煨姜3片

功能主治主肝郁下利,胁痛腹痛,噫气食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大顺汤

药方名称大顺汤

处方党参30克当归30克 生赭石(轧细)60克

功能主治主难产。

用法用量冬葵子炒爆3克作引,或向日葵花瓣3克作引皆可,无二物作引亦可。

备注原书云:"用本方治难产,不可早服,必胎衣破后,小儿头至产门者,然后服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大顺汤

药方名称大顺汤

处方党参1两,当归1两,生赭石(轧细)2两。

功能主治产难。

用法用量用卫足花子炒爆1钱为引,或丈菊花瓣1钱作引皆可,无2物为引亦可。不可早服,必胎衣破后,小儿头至产门者,然后服之。

各家论述赭石性至和平,虽重坠下行,而不伤气血,况有党参补气,当归生血,参、归之微温,济赭石之微凉,温凉调和,愈觉稳妥也。矧产难者,非气血虚弱,即气血壅滞,不能下行。人参当归虽能补助气血,而性皆微兼升浮,得赭石之重坠,则力能下行,自能与赭石相助为理,以成催生开交骨之功也。至于当归之滑润,原为利产良药,与赭石同用,其滑润之力亦愈增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叶氏女科》卷三:大顺汤

药方名称大顺汤

处方人参2钱,砂仁1钱,麻油1两(熬)。

功能主治难产。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三

猜你喜欢

  • 艾茸敷法

    药方名称艾茸敷法别名艾叶回阳散处方硫黄5钱,雄黄5钱,艾茸1斤。功能主治阴疮黑陷而不痛者。用法用量艾叶回阳散(《古方汇精》卷二)。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 大腹散

    《传家秘宝》:大腹散药方名称大腹散处方大腹子2两(生),橘皮1两(去白,焙),厚朴1两(姜汁炙),人参半两,吴白芷1两(炒),肉桂半两,桔梗半两,神曲1两(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或饥或饱,滞气烦闷

  • 二和汤

    药方名称二和汤处方甘蔗汁、生姜汁、葛根汁。功能主治呕吐恶心,手足热。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 观音丸

    《直指》卷二十:观音丸药方名称观音丸处方血竭2钱,熊胆(研)2钱,人参半两,蛇蜕(皂角水洗,新瓦倍)半两,木贼1两(去节,童便浸,晒),苍术1两(童便浸2宿,晒),威灵仙1两,鹰爪黄连1两(去须),地

  • 附子理苓汤

    药方名称附子理苓汤处方附子(炮)1钱5分,干姜(炮)1钱,甘草(炙)5分,人参(去芦)1钱,白术(炒)1钱,猪苓1钱,赤茯苓(去皮)1钱,泽泻1钱,官桂1钱。功能主治伤寒5-7日,传入三阴,大便自利,

  • 参茸养元膏

    《饲鹤亭集方》:参茸养元膏药方名称参茸养元膏处方甘草2两,牛膝1两,鹿茸8钱,生地8钱,熟地8钱,淡苁蓉8钱,菟丝子8钱,川附8钱,川断8钱,麦冬8钱,远志8钱,蛇床子8钱,虎骨8钱,精珠(即穿山甲)

  • 寒六合汤

    《医垒元戎》:寒六合汤药方名称寒六合汤处方熟地当归芍药川芎干姜附子功能主治治妇人虚寒,脉微,自汗,气难布息,清便自调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垒元戎》《元戎》:寒六合汤药方名称寒六合汤处方四物汤加干

  • 山萸肉粥

    药方名称山萸肉粥处方山茱萸肉15~20克粳米10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将山茱萸洗净,去核,再与粳米同入砂锅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敛汗。适用于肝肾不足、带下、遗尿、小

  • 矾龙散

    药方名称矾龙散处方枯矾5分,龙骨(煅)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因剪脐,外伤于风邪,以致脐疮不干。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掺脐上。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 宽缓汤

    药方名称宽缓汤处方柴胡2钱,茯苓2钱,当归3钱,白芍5钱,甘草1钱,苏叶1钱,黄芩1钱,竹叶30片。功能主治少阳之气不和,胸中胀急,烦闷不安,上不能食,下不能出,大小便窘迫之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