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合丸

姜合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姜合丸

药方名称姜合丸

处方生姜1块(中破,两边各剜去少许,可容巴豆丸15粒,却合姜,纸裹浸湿,煨熟用)。

功能主治气痛多因冷,或感风雨湿,或冷食症滞,则腹有痛块,引引上心。

用法用量先热下热白汤1盏,取出药丸,先一口汤咽下,再嚼煨姜,白汤尽咽下,如泻亦好。

各家论述煨姜能正冷气,而巴豆祛积有功也。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杨氏家藏方》卷六:姜合丸

药方名称姜合丸

处方木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肉桂(去粗皮)1两,硇砂(纸上飞过)1两,丁香半两,沉香半两,荜澄茄半两,青橘皮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五味半两,茴香1分(炒)。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硇砂研匀,酒煮面糊为丸,每1两作20丸。

功能主治中脘停寒,胸膈结痞,呕吐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生姜1块,剜如合子,安药在内,湿纸裹,煨令香,去纸,放温细嚼,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姜合丸

药方名称姜合丸

处方丁香(不见火)1两,木香(不见火)1两,人参1两,白术(焙)2两,青皮(去白)2两,陈皮(去白)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半,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肉豆蔻(炮)2两,干姜(炮)3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硇砂8钱,姜汁、面糊为丸,每1两做20丸。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气血虚弱,久积阴冷,留滞不化,结聚成形,心腹膨胀,刺痛成阵,上连胸胁;或脾胃久虚,内伤冷物,泄泻注下,腹痛肠鸣;或久痢纯白,时下青黑,肠滑不禁。又治胃脘停痰,呕吐吞酸,痞塞不通,不思饮食,身体沉重,面色痿黄,或久患心脾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老姜1块如拇指头大,切开作合子,安药于内,用湿纸裹,慢火煨一顿饭久,取出去纸,和姜细嚼,白汤送下。小儿1粒分4服。

注意孕妇不得服。

摘录《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猜你喜欢

  • 单煮青皮汤

    药方名称单煮青皮汤处方青皮4钱(细切)。功能主治妇人百不如意,久积忧郁,乳房内有核,如鳖棋子。用法用量以水1盏半,煎1盏,1日服2次。摘录《医学正传》卷六引丹溪方

  • 甘草炮姜汤

    药方名称甘草炮姜汤处方炮姜1钱5分,炙草2钱,北味1钱。功能主治大吐大衄,外有寒冷之状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 温脑散

    药方名称温脑散处方川芎60克天麻川乌(炮,去皮、尖,碎锉,炒黄)各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头风。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茶调下,薄荷茶尤佳。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 化逆汤

    药方名称化逆汤处方黄连1.8克吴茱萸0.9克厚朴3克青皮3克 霍香4.5克木瓜3克木香1.5克白蔻1.8克独活3克乌药2克蒺藜12克茯苓6克功能主治治暑月受邪,郁于中焦,上吐下泻,手足厥冷,筋脉抽掣。

  • 参贝散

    药方名称参贝散处方沙参1钱,贝母1钱,桔梗1钱,西河柳2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清金养肺。主痘后出麻疹。摘录《麻疹全书》卷三

  • 法制化痰丸

    药方名称法制化痰丸处方南星1两,半夏1两(用猪牙皂角5钱,白矾5钱,生姜5钱,水3碗,同浸1宿,秋冬2宿,煮熟,去皂角、生姜,只用星、半2味,晒干听用),瓜蒌仁(去壳)5钱,白术5钱,黄连(姜汁炒)5

  • 省风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省风汤药方名称省风汤处方防风(去芦.三钱)天南星(三钱)半夏(汤洗.二钱)黄芩(二钱)甘草(一钱)功能主治治卒急中风,口噤不能言,口眼歪斜,筋脉急掣,疼痛,风盛痰实,

  • 五味消毒饮

    药方名称五味消毒饮处方银花18克 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3.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热毒蕴蒸肌肤,致生疔疮痈肿。红肿热痛,发热恶寒,舌红脉数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

  • 白疕丸

    药方名称白疕丸处方苍术2两,白附子2两,桂枝2两,当归2两,西秦艽2两,草乌2两,追地风2两,千年健2两,威灵仙2两,川芎2两,钩藤2两,兔丝子2两,川牛膝2两,何首乌2两,川乌2两,知母2两,栀子2

  • 子午丸

    药方名称子午丸处方榧子(去壳)60克 莲肉(去心)枸杞子白龙骨川巴戟(去心)破故纸(炒)真琥珀(另研)芡实苦楮实(去壳)白矾(枯)赤茯苓(去皮)白茯苓(去皮)文蛤莲花须(盐蒸)白牡蛎(煅)各30克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