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息活血丹

安息活血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安息活血丹

药方名称安息活血丹

处方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安息香(捣碎.入好酒研.澄去渣.银器内慢火熬成膏)、柏子仁(炒)、山茱萸(去核)、延胡索桃仁(去皮.尖.麸炒微黄色)、虎杖当归杜仲(去粗皮.炒)、附子(炮.去皮.脐)、木香,各二十两;泽兰(叶)、干姜(炮)、肉桂(去粗皮)、艾叶(微炒)、黄蓍(去芦)、牡丹皮,各二斤半;肉苁蓉(酒浸.焙)、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令熟),各五斤。

炮制上为细末,以前安息香膏,入白面同煮作糊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冲任不足,下焦久寒,月事不匀,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或带下不止,面色痿黄,肌肉瘦瘁,肢体沉重,胸胁胀满,气力衰乏,饮食减少,一切血气虚寒,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食前以温酒下,醋汤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九:安息活血丹

药方名称安息活血丹

处方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微炒)20两,安息香(捣碎,入好酒研,澄去滓,银器内慢火熬成膏)20两,柏子仁(炒)20两,山茱萸(去核)20两,延胡索20两,桃仁(去皮尖,麸炒微黄色)20两,虎杖20两,当归20两,杜仲(去粗皮,锉,炒)20两,附子(炮,去皮脐)20两,木香20两,泽兰叶2斤半,干姜(炮)2斤半,肉桂(去粗皮)2斤半,艾叶(微炒)2斤半,黄耆(去芦)2斤半,牡丹皮2斤半,肉苁蓉(酒浸,焙)5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令熟)5斤。

制法上为细末,以前安息香膏入白面同煮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冲任不足,下焦久寒,脐腹(??)痛,月事不匀,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或带下不止,面色萎黄,肌肉瘦瘁,肌体沉重,胸胁胀满,气力衰乏,饮食减少;一切血气虚寒。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醋汤亦得。

摘录《局方》卷九

猜你喜欢

  • 葱子粥

    药方名称葱子粥处方葱实大半升(为末)。功能主治理眼暗,补不足。主用法用量每次取1匙头,以水2升,煮取1升半,滤去滓,入米煮粥食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八引《食医心镜》,名见《医统》卷八十七

  • 家秘川连枳壳汤

    药方名称家秘川连枳壳汤处方黄连、枳壳、木通、厚朴、甘草。功能主治湿热泻利。用法用量口干,加干葛;腹痛应下者,加大黄、玄明粉。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蟠龙散

    《活幼心书》卷下:蟠龙散药方名称蟠龙散处方干地龙(蟠如钱样者佳,略去土)30克 风化朴消6克制法前药锉,焙,研为细末,与朴消和匀。功能主治治阳证脱肛。用法用量每用6~9克,肛门湿润者干掺;如干燥,用清

  • 催痘汤

    药方名称催痘汤处方人参3分,牛蒡子1钱,当归2钱,川芎1钱,黄耆2钱,茯苓1钱,桔梗5分,陈皮2分,连翘3分,肉桂半分。功能主治补气化毒催浆。主小儿血气亏欠,痘疮已出4-5日后,大小不等,根窠不甚红泽

  • 密蒙花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密蒙花散药方名称密蒙花散处方密蒙花(净)、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研粉)、木贼、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芦)、菊花(去土),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功能

  • 茶清散

    药方名称茶清散处方人言1两,黑豆1升,河水4升。制法上药同煮至水尽,炒干为末。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1字或半字,热多者,腊茶清调下;寒多者,草茶清调下;间日者,于发夜临卧服;频日者,但临卧服。注意

  • 枳芩散

    药方名称枳芩散处方枳壳(麸炒)黄芩各15克白术90克功能主治治妊娠胎漏下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 代五宝散

    药方名称代五宝散处方人参5分,轻粉(烧)5分,巴豆(霜)1钱,龙脑5厘,辰砂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结毒筋骨疼痛。用法用量每服5丸,土茯苓汤送下,日3次。摘录《霉疠新书》引田安

  • 除风益损汤

    《原机启微》卷下:除风益损汤药方名称除风益损汤处方熟地黄当归白芍药川芎各3克藁本前胡防风各2.1克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活血通络。主目为物伤,及血虚头痛。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

  • 龙脑汤

    药方名称龙脑汤处方缩砂8两,甘草6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醒酒消食。主用法用量每以半钱,如茶点进。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御医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