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宝咳宁颗粒

宝咳宁颗粒

药方名称宝咳宁颗粒

处方紫苏叶30g桑叶30g前胡60g浙贝母30g麻黄30g桔梗30g天南星(制)60g陈皮30g 苦杏仁(炒)60g黄芩60g青黛21g天花粉60g枳壳(麸炒)60g山楂(炒)45g甘草15g牛黄3g

性状为灰绿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上十六味,除牛黄外,取紫苏叶、陈皮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其余桑叶等十三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1.35(50℃)的清膏。取清膏,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糊精,与牛黄粉配研,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紫苏叶和陈皮的挥发油,混匀,制成900g,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嗽化痰。用于小儿外感风寒、内热停食引起的头痛身烧,咳嗽痰盛,气促作喘,咽喉肿痛,烦燥不安。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2.5g,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袋装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滚痰丸

    《玉机微义》卷四引《养生主论》:滚痰丸药方名称滚痰丸别名礞石滚痰丸(《痘疹金镜录》卷上)。处方大黄(酒蒸)片黄芩(酒洗净)各250克沉香15克礞石30克(捶碎,焰消30克,入小砂罐内,及稍盖之,铁线练

  • 保童丸

    《幼幼新书》卷三十九引《婴孺》:保童丸药方名称保童丸处方牛黄1分,夜明砂1分,甘草(炙)1分,甘遂1分,牡蛎1分,珍珠1分,巴豆(净,者5-7沸,霜)1分,虎睛1分,芍药4分,黄芩4分,杏仁(净)4分

  • 景天花散

    药方名称景天花散处方景天花(慢火焙干)1钱,红曲(拣)半两,朴消3钱。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脾肺风毒,遍身发(疒咅)(疒畾),搔痒烦躁。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温酒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

  • 活血通经止痛散

    药方名称活血通经止痛散处方三棱、莪术、黄柏、黄连、青皮、赤芍、紫苏、香附、柴胡、乳香、红花、苏木、菖蒲、千里马。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冲心,气紧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跌损妙

  • 桂杏丸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桂杏丸药方名称桂杏丸处方桂(去粗皮)半两,杏仁1两半(去皮尖双仁,麸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咳嗽,语声不出。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津。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 源泉汤

    药方名称源泉汤处方当归4.5克 大生地6克

  • 春容散

    《古今医鉴》卷九:春容散药方名称春容散处方白附子18克 枯矾9克硫黄15克 黑铅(炒枯)9克密陀僧60克轻粉3克 黄丹(飞过)3克麝香0.6克制法上药为末和匀。功能主治主面上肺风疮。用法用量先将冷冰擦

  • 莱菔粥

    药方名称莱菔粥处方莱菔。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消食去痰,止嗽止痢,制面毒。主消渴。用法用量生捣汁,煮粥食。摘录《老老恒言》卷五

  • 健中散

    药方名称健中散处方白术、枳实(麸炒)、人参、白芍药、干姜(炮)、桂(去粗皮)、高良姜(锉)、丹参、大腹皮、槟榔(锉)、吴茱萸(汤浸,焙干,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桔梗

  • 加味半夏茯苓汤

    《直指》卷八:加味半夏茯苓汤药方名称加味半夏茯苓汤处方半夏(制)2钱半,茯苓1两半,陈皮1两,五味子1两,人参半两,细辛半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咳嗽痰多。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7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