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少林风湿跌打膏

少林风湿跌打膏

药方名称少林风湿跌打膏

处方川乌16g 生草乌16g乌药16g白及16g白芷16g白蔹16g土鳖虫16g木瓜16g三棱16g莪术16g当归16g赤芍16g肉桂16g大黄32g连翘32g血竭10g乳香(炒)6g没药(炒)6g三七6g儿茶6g薄荷脑8g 水杨酸甲酯8g冰片8g

性状为微红色的片状橡胶膏,布面具有小圆孔;气芳香。

炮制以上二十三味,除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外,血蝎、乳香没药三七儿茶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1.05的流浸膏,其余生川乌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稠膏。与上述流浸膏合并,待冷却后加入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混匀,另加8.5~9.0倍重的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打孔,切成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散瘀活血,舒筋止痛,祛风散寒。用于跌打损伤,腰肢酸麻,腹内积聚,风湿痛。

用法用量贴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或遵医嘱。

规格(1)5cm×7cm(2)8cm×9.5cm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大葛根汤

    药方名称大葛根汤处方干葛、石膏、枳壳、大黄、广皮、甘草、知母。功能主治阳明表邪未尽,大便秘结,积热上冲,头痛。阳明经表未解,里热内结,口渴便秘。注意若带恶寒表热,症兼太阳者,即不可用。摘录《伤寒大白》

  • 乳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乳香丸药方名称乳香丸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炮,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60克乳香(研)白芷(锉)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小豆(生)骨碎补(去毛

  • 沉香饮子

    《中藏经》:沉香饮子药方名称沉香饮子别名沉香饮处方沉香、木香、羌活、独活、人参、桑白皮(微炙黄)、白茯苓、紫苏叶各等分。制法上(口父)咀,为粗末。功能主治升降阴阳。主痞气。用法用量沉香饮(《中国医学大

  • 地连丸

    药方名称地连丸处方生地黄(取自然汁)1升,白藕(取自然汁)1升,牛乳1升。制法熬成青,炒黄连末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甘辛降火。主中消,善食易饥,自汗,大便硬,小便数而黄赤。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送下

  • 黄连四物汤

    药方名称黄连四物汤处方黄连、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槐花(炒)、荆芥穗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下痢纯血。用法用量方中***用量原缺。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 栀子干姜汤

    药方名称栀子干姜汤处方栀子9克(劈)干姜6克功能主治治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摘录《伤寒论》

  • 除疳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除疳散药方名称除疳散处方丁香半钱,生***(末)半钱,苦楝根(有子者良,赤者不用,阴干为末)半两,鹤虱半两,密陀僧1分,白槟榔(炮,锉)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五疳,吐虫,腹胀羸

  • 冻疮膏

    《药奁启秘》:冻疮膏药方名称冻疮膏处方麻油3两,松香1钱,黄占1两5钱。功能主治冬令严寒,皮肤燥裂,死血冻疮。用法用量烊化搅匀。摊贴。摘录《药奁启秘》《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冻疮膏药方名称冻

  • 加味宁志丸

    药方名称加味宁志丸处方白茯苓(去皮)人参远志(甘草煎汤浸软,去木)菖蒲(寸九节者,米泔浸)黄连(去毛)酸枣仁(水浸,去红皮)柏子仁(去壳)各30克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各24克木香12克(不用火)

  • 独参丸

    药方名称独参丸处方苦参不拘多少。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狂邪发作无时,披头大叫,不避水火。用法用量每服50丸,薄荷汤送下。摘录《古今医鉴》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