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乌散

川乌散

普济方》卷四十五: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半两,草乌头半两,藿香叶半两,川芎半两,甘草半两,白芷半两,川蝎半两,雄黄6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偏正头痛,伤寒冷,打扑折碎破伤风,头面虚肿,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好茶半钱,百沸汤点,趁热服之。如破伤风,每用大半钱,以葱白3寸,细嚼,滚热酒大半碗调服。甚者,如人行5里,再1服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五

《直指》卷二十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螟蛉窠土各等分。

功能主治痈肿初发。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醋调服,未结则散,已结则溃。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异授眼科》: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煨)、细辛川芎防风、生地、当归乌药甘草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目有白星散乱,头昏眼花黑暗,属于气血衰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

摘录异授眼科

《济阳纲目》卷八十五: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天麻、南星(姜汤泡)、半夏(姜汤泡)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破伤风欲死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黑豆淋酒调下,仍饮酒1-2盏。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五

《直指小儿》卷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生)1分,全蝎半分,木香半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驱风回阳。主慢脾风。

用法用量每服3字,加生姜4片,煎取其半,旋滴入口中。

呕吐者,加丁香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得效》卷十: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防风、白附子、北细辛、白茯苓川乌、菖蒲、干姜、香白芷川芎甘草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脑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嚼生葱,食后白汤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

《朱氏集验方》卷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草果子、干姜、良姜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虚疟。

用法用量大枣7个,生姜7片,水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复生散

    药方名称复生散处方半夏不拘多少制法上一味,为细末。功能主治急救,通窍。治突然病死、压死、溺死等一切横死。用法用量心头温者,用约0.3克吹入鼻中,立活。摘录《卫生宝鉴》卷二十

  • 莲蓬散

    药方名称莲蓬散处方旧瑞莲蓬(烧作灰)。功能主治经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8字,热酒1杯调服。摘录方出《妇人良方》卷一引《妇人经验方》,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

  • 加减胃苓汤

    《片玉心书》卷五:加减胃苓汤药方名称加减胃苓汤处方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官桂、五加皮、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木通、大腹皮、防风、生姜皮。功能主治疟后汗出受风,遍身浮肿者。用法用量灯心、生姜为引,

  • 白蓝脂方

    药方名称白蓝脂方处方白蓝(即白蔹)1分,白矾1分(烧),石脂1分,杏仁半分(去尖皮)。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面黑似土,皯靤。用法用量鸡子和,夜涂面,明旦以井花水洗之。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

  • 白胶香膏

    药方名称白胶香膏处方乳香、白胶香、沥青各等分(研)。制法上以脂麻油和如面剂,重汤煮成膏,不犯铜、铁、以杖子剔起如丝即成。功能主治折伤。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 灵豆膏

    药方名称灵豆膏处方大蒜1枚(去皮研),巴豆3升(去皮心)。制法同湿纸裹煨熟,一处研为膏,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发疟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3、5丸,醋汤送下。吐泻即愈。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 地黄艾叶汤

    药方名称地黄艾叶汤别名艾叶汤处方熟干地黄(焙)2两,艾叶(炒)2两,人参1两,地榆1两,干姜(炮裂)1两,阿胶(炒燥)1两,当归(切,焙)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妊娠卒下血不止,腰腹疼痛。用法用量

  • 加味生脉散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加味生脉散药方名称加味生脉散处方人参、麦冬、五味子、阿胶、白术、陈皮。功能主治元气虚乏而短气。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胎产心法》卷下:加味生脉散药方名称加味生脉散处方人参1钱,

  • 解胃汤

    药方名称解胃汤处方青蒿5钱,茯苓2钱,甘草5分,麦冬5钱,玄参3钱,竹叶50片。功能主治息阳明之焰,解少阳之氛。主冬月伤寒,邪在阳明,欲出而未出,至8日而潮热未已。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胃热清,再剂而

  • 甘李根散

    药方名称甘李根散处方甘李根2两(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