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巴附丸

巴附丸

普济方》卷三六一:巴附丸

药方名称巴附丸

处方附子尖不可长半寸(去皮,炮裂,为末),斑蝥1个(去嘴及足翼,只用肉,先以麦面炒熟),巴豆1粒(去心膜并壳,将巴豆肉乳钵内烂研成膏,用竹纸1幅,折揲裹之,以竹棒扞令油在纸上,直至扞得巴豆油极尽为度)。

制法上为末,以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盘肠气,腹中冷痛,啼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少许茴香,略借气,切不可多用也。卧夜服,菖蒲茴香汤送下。只通使1服。新修合者,未可用,修合百日后方可用。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巴附丸

药方名称巴附丸

处方葫芦巴1两半,附予(炮裂,去皮脐)1两,硫黄(研)1两,茴香子(炒)3分,槟榔(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末,和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日午、临卧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 香豉汤

    《外台秘要》卷四引《删繁方》:香豉汤药方名称香豉汤处方香豉9克(绵裹)葱须(切)12克石膏24克栀子仁9克生姜24克大青6克升麻9克芒消9克制法上八味,切。功能主治治温病肺胃热盛,身发斑点。用法用量以

  • 桂术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桂术汤药方名称桂术汤处方肉桂、人参、茯苓、甘草、陈皮、五味、白术(土炒)、香附(酒炒)、苍术(泔水浸)、***、杜仲、补骨脂(盐水炒)。功能主治温补固涩。主妇人产后脾胃气虚,或

  • 加减六合汤

    药方名称加减六合汤别名加味六合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炒)8分,川芎(盐水浸)8分,熟地黄(酒洗,焙)1钱,橘红(盐水洗,去白)8分,白茯苓(去皮)7分,甘草(炙)4分。半夏(姜制)7分,贝母

  • 补真丹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补真丹药方名称补真丹处方蜜半斤(炼熟,以绵滤去沫),酥油4两,牛髓4两,杏仁4两(去皮尖),核桃仁4两(汤去皮),山药4两,白茯苓4两。制法上药各为末,炼蜜、酥并髓,下诸药拌

  • 四物加人参汤

    药方名称四物加人参汤处方人参3克,川芎3克,白芍3克,当归身3克,生地3克,炙甘草3克,童便炒香附3克。功能主治补气补血。主营血亏虚。用法用量水煎服,生姜、大枣为引。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 金花明目丸

    药方名称金花明目丸处方川黄连(酒炒)、黄芩(酒炒)、山栀子(连壳捣炒)、黄柏(盐水炒褐色)、山菊花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清水滴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清上焦郁火,明目,消肿止痛。主头痛,齿痛,口舌生疮。用

  • 藿朴夏苓汤

    药方名称藿朴夏苓汤处方杜藿香6克 真川朴3克 姜半夏4.5克赤苓9克 光杏仁9克 生苡仁12克白蔻末1.8克猪苓4.5克 淡香鼓9克 建泽泻4.5克功能主治理气化湿,疏表和中。治湿温初起,恶寒无汗,身

  • 增补省风汤

    药方名称增补省风汤处方半夏3克(姜制)防风3克全蝎6克(去翅、足)胆星甘草(炙)生白附 生川乌木香(不见火)各1.5克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僻,痰涎壅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明医指掌》卷二

  • 参连散

    《松峰说疫》卷三:参连散药方名称参连散处方人参、黄连(共为细末)各等分,麝香少许,冰片少许。功能主治疙瘩翻。先寒后热,浑身发疙瘩,赤紫黑色,渐至大,恶寒发热。摘录《松峰说疫》卷三《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 归芍利导汤

    药方名称归芍利导汤处方油当归7钱,枳壳1钱(面煨,去瓤),萝卜子1钱,槟榔1钱,生白芍5钱,车前1钱5分,细甘草1钱。功能主治痢,日夜数10次,欲下不下,逐点而来者。用法用量服药后,大便渐通,色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