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葛汤

干葛汤

仁斋直指》卷二十三: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别名葛根汤(《普济方》卷二九八)

处方白干葛枳壳(炒)半夏(制)茯苓生干地黄杏仁各15克黄芩甘草各7.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酒痔。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黑豆100粒,生姜5片,白梅1个,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三

症因脉治》卷四: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处方干葛、知母石膏大黄枳壳

功能主治温热便结,发热自汗,汗出热仍不减,不恶寒而渴,或壮热唇焦,口渴引饮,谵语神昏,大便不通,脉尺寸洪数,为正阳阳明症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处方干葛2钱,枳实(麸炒)1钱,栀子仁1钱,豆豉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消瘅,口渴咽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直指》卷二十三: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别名干葛散、葛根

处方白干葛半两,枳壳(炒)半两,半夏(制)半两,茯苓半两,生干地黄半两,杏仁半两,黄芩1分,甘草1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酒痔。酒痢便血。

用法用量干葛散(《普济方》卷二一二)、葛根汤(《普济方》卷二九八)。

摘录《直指》卷二十三

《鸡峰》卷十八: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处方干葛3两,甘草3分,半夏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邪热蓄于胃中,胃中得热则气不清,气不清则阴阳浑,以致心下微烦,恶闻热物,得热即呕,时时喜渴,其脉虚数或细而疾。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竹茹枣许大,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

普济方》卷一三六引《经验良方》: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处方石膏2两,麻黄(去根节)1两,干葛1两,川芎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六引《经验良方》

症因脉治》卷一:干葛汤

药方名称干葛汤

别名葛根

处方干葛、桂枝麻黄白芍药、甘草

功能主治伤寒阳明经表证,目痛,鼻干,不眠,脉弦长。

用法用量里有热,加石膏;时寒时热,加柴胡;恶寒身痛,加羌活;头痛,加川芎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猜你喜欢

  • 加减神术散

    药方名称加减神术散处方苍术、藁本、防风、甘草、白术、川芎、陈皮、半夏、细辛、白芒、茯苓、生姜。功能主治太阴风湿头痛,腹满不饮食,口渴咽干不饮水,或呕吐痰涎,体重节痛,面色暗黄无泽,脉浮缓。用法用量水煎

  • 附龙丸

    药方名称附龙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伏龙肝(少用)、肉豆蔻(生用)。制法上为细末,研饭为丸。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脏寒滑泄,或小儿吐泻。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饭饮吞下。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引《

  • 黑豆粥

    药方名称黑豆粥处方黑豆半升,桑枝(锉)半升,构皮(锉)半升。功能主治利小便,除浮肿。主水气。用法用量以水5大盏,煮取2大盏,去滓,每取汁1盏,入米1分,煮作粥,空心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 参蝎膏

    药方名称参蝎膏处方天浆子、天竺黄、人参、朱砂、全蝎、天麻、蝉壳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定心神。主小儿胎惊。用法用量每服1丸,金银汤送下。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 谷神散

    药方名称谷神散处方楮实(青者,蒸1次,晒干用)1斤,甘草1两(炙),陈仓米1升,干姜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夏月暴泻。用法用量饭饮调下。摘录《百一》卷六

  • 椒艾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椒艾丸药方名称椒艾丸处方蜀椒300粒 熟艾270克干姜90克赤石脂60克乌梅100枚制法上五味,将椒、姜、艾下筛,再将乌梅置于7.5千克米下蒸,令饭熟,去核,纳姜、椒末,合捣三

  • 还睛膏

    《医统》卷六十一:还睛膏药方名称还睛膏处方坯子10两,真丹4两,乳香2钱,没药2钱,血竭2钱,熊胆2钱,海螵蛸2钱,黄连粉2钱,轻粉2钱,当归2钱,硼砂2钱,白丁香1钱,青盐3钱,铜绿半两,硇砂1钱,

  • 大四神丹

    药方名称大四神丹处方硫黄(明净者)1两,消石1两(研碎,将硫黄、消石置于沙碗中,慢火上熔消,不住手搅匀,顿净地上捶碎,别研)。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脘虚弱,饮食多伤,气不通

  • 救痘煎

    药方名称救痘煎处方人参3钱,陈皮1钱,荆芥(炒黑)1钱,玄参2钱,当归2钱。功能主治痘色黑者。用法用量以水2钟,煎8分,灌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清疳解毒汤

    药方名称清疳解毒汤处方人中黄川黄连(生)柴胡各1.5克知母(生)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镑)黑参荆芥防风各3克石膏(煅)4.5克功能主治治疹后余毒上攻,致患走马牙疳,牙根溃烂,随变黑腐,臭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