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归芍地黄汤

归芍地黄汤

症因脉治》卷二:归芍地黄汤

药方名称归芍地黄汤

处方生地 归身白芍药 枸杞 丹皮知母人参甘草地骨皮

功能主治养血益气,滋阴清热。治血虚咳嗽,盗汗自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或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人参甘草补脾益气,白芍、枸杞补肝敛阴,地骨皮、丹皮、知母清热除蒸。共奏养血益气,滋阴清热之功。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症因脉治》卷二:归芍地黄汤

药方名称归芍地黄汤

处方当归白芍药 生地 丹皮茯苓山药山茱萸泽泻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治肝肾阴亏,头昏头痛,耳鸣目眩,腰脚酸软,午后潮热,骨蒸盗汗,吐血,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之阴;茯苓、丹皮、泽泻清热利湿。六味相配,补中有泻,开合得宜。再配当归白芍养血益阴,使阴血充足,则肝肾阴亏诸证自可痊愈。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猜你喜欢

  • 地黄芎穷丸

    药方名称地黄芎穷丸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芎穷3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3分,当归(切,焙)3分,柴胡(去苗)半两,刺蓟半两,桑寄生(焙干)半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1两,龙骨3分,阿胶(

  • 竹茹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竹茹散药方名称竹茹散处方苦竹茹30克 生干地黄30克 茜根15克百合15克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耆4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

  • 儿疟饮

    药方名称儿疟饮处方槟榔1钱,草果1钱,半夏1钱,贝母1钱,柴胡1钱,黄芩1钱,甘草3分。功能主治小儿疟疾,内有食积痰饮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仙拈集》卷三引《集验》

  • 枯草慈菇化毒丸

    药方名称枯草慈菇化毒丸处方夏枯草5两,川贝母(去心)2两,山慈菇(去皮毛)2两,蒲公英2两,广陈皮2两,全蝎2两,枳壳2两,桔梗2两,栀子2两,白芷2两,半夏2两,柴胡2两,金银花2两,沉香1两,生甘

  • 柴胡地骨皮散

    药方名称柴胡地骨皮散处方柴胡、地骨皮、知母、甘草、紫苏、广皮、干葛。功能主治气分感热劳伤,内热躁闷,喘咳气逆,唇焦口渴,小便赤涩,右脉浮数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祛瘀消肿膏

    药方名称祛瘀消肿膏处方血竭9克儿茶6克乳香没药各9克延胡索12克赤小豆30克 川椒6克麝香1.5克地龙30克冰片1.5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青紫肿痛。用法用量以上各味,共研细粉,用

  • 荆防汤

    《古今医彻》卷三:荆防汤药方名称荆防汤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生地1钱,枳壳1钱,葛根1钱,细辛3分,蔓荆子7分(焙,研),黄柏5分(酒炒黑)。功能主治外感风寒,齿痛寒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古今医

  • 桂枝加当归茯苓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当归茯苓汤处方桂枝、白芍、甘草(炙)、当归、茯苓、生姜、大枣。功能主治泻肾补心。主奔豚。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 经验理中丸

    药方名称经验理中丸处方大戟2钱5分,木香2钱,牙皂3钱,黑丑1钱5分,甘遂1钱。制法用大枣打丸。功能主治益土胜水,去郁陈莝,破癖蠲饮。主三十六种水气,湿郁中满膨胀。用法用量每用3钱,匀3次进服。第1次

  • 加味七粒紫金丹

    药方名称加味七粒紫金丹处方信石末1钱,枯矾末1钱,淡豆豉1两,射干5两,麝香4分。制法先将豆豉蒸软,然后同药末捣和成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冷痰哮喘,天雨便发,坐卧不得,饮食不进;兼治寒痰疯狂。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