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扶元散

扶元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扶元散

药方名称扶元散

处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地黄茯神黄耆(蜜炙)山药(炒)炙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石菖蒲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治小儿禀受不足,气血不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致见头项软、手软、足软、口软、肌肉软等五软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大枣,水煎服。

备注原书云:治小儿五软,宜补气为主,先以补肾地黄丸补其先天精气;再以扶元散补其后天赢弱。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金鉴》卷五十五:扶元散

药方名称扶元散

处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熟地黄茯神黄耆(蜜炙)、山药(炒)、炙甘草当归白芍药、川芎石菖蒲

功能主治小儿五软。

用法用量五软,治宜补气为主,先以补肾地黄丸补其先天精气;再以扶元散补其后天羸弱,渐次调理,而五软自强矣。

摘录《金鉴》卷五十五

猜你喜欢

  • 胶艾饮

    药方名称胶艾饮处方生艾汁2盏,阿胶2两,白蜜2两(1方有竹茹1大块)。功能主治漏胎下血,胎上冲,手足逆冷欲死用法用量无生艾,浓煎熟艾。摘录方出《得效》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三四四

  • 苍独肾着汤

    药方名称苍独肾着汤处方白术、白茯苓、干葛、苍术、独活、防风。功能主治大阴经风湿腰痛,腰以下如横木居其中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加味黄耆建中汤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味黄耆建中汤处方黄耆白芍药各6克当归4.5克人参白术麻黄根牡蛎粉各3克 官桂1.5克饴糖10毫升大枣2枚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

  • 加味玉烛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烛散处方当归1钱3分,川芎1钱,白芍1钱,生地黄1钱半,大黄1、2钱,桃仁(去皮)1钱,红花1钱,甘草1钱,牛膝1钱。功能主治伤寒蓄血。血分有滞,小腹胀痛,热蓄下焦。用法用量老弱妇人血虚

  • 骊龙散

    药方名称骊龙散处方珍珠8分,牛粪1两(12月生用,余月烧灰存性),铁锈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背痈疽,破与不破二者之间。用法用量以猪脑加醋调敷疮口3-5次,干再易之。注意凡发毒品味忌食。摘录《疮

  • 和腹汤

    《辨证录》卷九:和腹汤药方名称和腹汤处方人参1钱,柴胡1钱,甘草1钱,神曲1钱,厚朴1钱,白术2钱,陈皮5分。功能主治忍饥受饿,腹中空虚,内伤胃气,时遇天气不正,时寒时热,遂至胸膈闷塞,宛如结胸。用法

  • 沉麝汤

    药方名称沉麝汤处方木香、麝香、藿香叶、连翘、乳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背疽之人,时为庸医用毒药掩盒,或刀割伤血肉之重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不拘时候温服。摘录《集验背疽方》

  • 加味威喜丸

    药方名称加味威喜丸处方白茯苓(去皮)4两(切碎,同猪苓2两煮半日,去猪苓),牡蛎2两,黄蜡2两。制法上将黄蜡熔化,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带下,白浊。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清汤送下。摘录《宋氏

  • 还元煎

    药方名称还元煎处方艾叶、阿胶各上,白术、人参、炒黑干姜各中,炙甘草下。功能主治返元气。主小产后,元气困弱危极者。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7分,去滓,入童便半盏,再温,顿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二引周定方

  • 硫附丸

    《医学入门》卷六:硫附丸药方名称硫附丸处方生附子尖2个,蝎梢7个,熟硫黄1钱。制法上为末,生姜汁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助胃回阳。主厥冷,兼治慢脾风,肢冷。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送下。摘录《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