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搜风丸

搜风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搜风丸

药方名称搜风丸

处方南星、人参茯苓,各半两。干生姜寒水石白矾半夏,各一两。蛤粉、大黄黄芩,各二两。牵牛末、滑石,各四两。薄荷叶(半两)、藿香(二钱半)。

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邪风上逆,以致上实下虚,风热上攻,眼目昏朦,耳鸣鼻塞,头痛眩晕,燥热上壅,痰逆涎嗽,心腹痞痛,大小便结滞。常服清利头目,开通鼻窍,聪耳明目,宣通血气,调顺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用生姜汤下,日进三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儒门事亲》卷十二:搜风丸

药方名称搜风丸

别名人参半夏丸(《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人参茯苓南星各15克半夏生姜白矾(生)凝水石各30克 蛤粉60克薄荷15克藿香1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治风证偏枯,口眼歪斜,涎多昏愦,痰唾粘稠,或时喘咳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猜你喜欢

  • 鹿角屑汤

    药方名称鹿角屑汤别名鹿屑汤、鹿角汤、鹿屑散处方鹿角屑1两。功能主治妊娠热病,胎死腹中。用法用量鹿屑汤(《本事》卷十)、鹿角汤(《妇人良方》卷十四)、鹿角散(《普济方》卷三四○)。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六

  • 赤地利散

    药方名称赤地利散处方赤地利、黄柏、石灰。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打扑伤损,青紫肿硬,数日不减者。用法用量酽醋和匀,鸡翎扫涂。摘录《中国接骨图说》

  • 鹿茸地黄煎

    《魏氏家藏方》卷四:鹿茸地黄煎药方名称鹿茸地黄煎处方鹿茸(去毛,酥炙)1两,肉苁蓉(洗去砂土,切片)1两,熟干地黄(洗)1两,羊脊髓1两。制法上以鹿茸、地黄二味为细末,以苁蓉、羊脊髓入醇酒一大盏,石器

  • 酒制通圣散

    药方名称酒制通圣散处方防风通圣散。功能主治左右耳俱聋,属足阳明之炎。其原起于醇酒厚味。用法用量诸药俱用酒炒,倍入酒煨大黄,再用酒炒3次。水煎,食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 理脾饮

    药方名称理脾饮处方橘皮(生用)、甘草(炙)、厚朴(去粗皮,姜汁炒)1两,羌活2钱半,防风2钱半,肉豆蔻2钱半,茯苓2钱半,川芎半两,吴茱萸1钱(去梗)。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脾胃不和,疟疾泻利腹痛,下部

  • 葶苈煎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葶苈煎药方名称葶苈煎处方葶苈(纸上炒)22克防己45克 泽漆叶都李仁(去皮、尖,炒)各37.5克 赤茯苓(去黑皮)泽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各90克柴胡(去苗)

  • 调经膏

    药方名称调经膏处方鲜益母草4两,党参2两,当归2两,香附(制)2两,丹参2两,熟地2两,白术2两,灵脂(炒)2两,生地2两,陈皮1两,青皮1两,乌药1两,柴胡1两,丹皮1两,地骨皮1两,川芎1两,酒芍

  • 大铁弹丸

    《直指》卷四:大铁弹丸药方名称大铁弹丸处方自然铜(烧红,醋淬7次)1两半,虎胫骨(酒浸,炙黄)1两,当归(酒浸,焙)1两,白附子(炮)1两,川乌(炮,去皮脐)1两,五灵脂(炒)1两,麻黄(去节)1两,

  • 当归十味丸

    药方名称当归十味丸别名十味丸处方当归(切)5两,细辛5两,甘草(炙)5两,桂心3两,吴茱萸3两,人参3两,蜀椒3合(汗),橘皮4两,干姜4两,桑白皮8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嗽

  • 加味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加味金铃子散处方川楝子、延胡、青皮、赤芍、甘草、黑栀、枳壳、通草、橘红。功能主治肝痈。怒动肝火,胁肋作痛,呼吸不利,手不可按。用法用量《重订通俗伤寒论》本方用金铃子三钱,蜜炙延胡,赤芍、焦山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