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救生丸

救生丸

圣济总录》卷十五:救生丸

药方名称救生丸

处方天麻附子(炮裂,去皮、脐)乌头(炮裂,去皮、脐)白附子(炮)天南星半夏(汤洗七遍,生姜汁制作饼,焙干)***(镑屑,以纸裹置怀中,令暖方捣)丹砂(研)芎藭藿香零陵香叶 桂(去粗皮)木香蝎梢(炒)白僵蚕(炒)牛黄(研)各15克

制法上药十六味,捣研为末,炼蜜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体虚,阳经为风所乘,上走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及新沐中风,失音不语。

用法用量中风不语者,每服5丸,用浆水80毫升,取东南柳枝1条,长21厘米,滴生油3滴在浆水中,即搅40丸,搅便灌之,立愈,如小儿中风,只用浆水吞下3丸,如小豆大。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救生丸

药方名称救生丸

处方巴豆(去皮,取仁)半两(米醋1升,生姜半两,切,同煮醋尽,取巴豆,烂研),雄黄半两(研),丹砂1分(研)。

制法上为末,以汤浸蒸饼心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腹胀气喘,四肢虚浮,乍热乍寒,或即泻痢,心腹坚痛。

用法用量每日2丸,以芍药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中藏经》卷下:救生丸

药方名称救生丸

别名救生丹

处方大黄4两,轻粉半两,朱砂1两,雄黄1分,巴豆7个(去皮,细研取霜)。

制法上为末,以鲲胆汁为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卒死。

用法用量救生丹(《普济方》卷二五五)。

摘录中藏经》卷下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救生丸

药方名称救生丸

别名救生丹

处方大戟1两半(浆水煮,切,焙),丁香半两,龙脑1分(别研),粉霜3分(别研),水银1两2钱,黑铅1两2钱(同水银结砂子),黄柏1两2钱,轻粉1分(别研),乳香半两(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熔黄蜡2两,入麻油数滴熬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膈伏热,停乳生涎,霍乱烦躁,身体多热,哕逆不定,大吐无时。

用法用量救生丹(《普济方》卷三九五)。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普济方》卷六十一引《经效济世方》:救生丸

药方名称救生丸

处方蚵蚾草(又名皱面草)。

制法上为细末,用生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缠喉风。

用法用量噙化1-2丸,即愈。如无新者,只用干者为末,以生蜜为丸,不必成弹子,但如弹子大1块。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一引《经效济世方》

猜你喜欢

  • 疮疖汤

    药方名称疮疖汤处方生地15g,甘草9g,白蔹9g,土茯苓15g,入地金牛6g,甘菊9g,苦参6g,土兔冬6g,地肤子9g。功能主治疮疖。用法用量水煎,内服。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椒目散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椒目散药方名称椒目散处方麻黄根椒目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固表止汗。治盗汗,日久不止者。用法用量每次3克,食后用酒加温调服。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 二陈加白苍楂芎汤

    药方名称二陈加白苍楂芎汤处方二陈汤加白术、苍术、山楂、川芎。功能主治导痰补脾。主伤食恶食者。用法用量《济阳纲目》本方用法:加生姜,水煎服。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见《济阳纲目》卷十二

  • 法制黑豆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法制黑豆药方名称法制黑豆处方何首乌(炙)2两,远志(炙)2两,旱莲草2两,山萸肉(炙)2两,苣胜子2两,生地2两,黑芝麻2两,川芎2两,楮实子2两,茯苓2两,肉苁蓉(炙)2两,

  • 滑利散

    药方名称滑利散处方木通6分,赤茯苓2钱,泽泻2钱,车前子1钱,灯心20寸。功能主治痘疮,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 大分清饮

    药方名称大分清饮处方茯苓泽泻木通各6克猪苓栀子(或倍之)枳壳车前子各3克功能主治主积热闭结,小水不利,或致腰腹下部极痛;或湿热下痢,黄疸溺血,邪热蓄血,腹痛淋闭。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取240毫升

  • 护心丹

    《青囊秘传》:护心丹药方名称护心丹处方绿豆粉1两,乳香5钱,没药5钱,辰砂1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阳毒内攻,口干烦躁,恶心呕吐。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滚汤调下,早、晚各1次。摘录《青囊秘传》

  • 滑脏汤

    药方名称滑脏汤处方生葛根15克 猪膏15克大黄9克功能主治治大便不通六七日,腹中胀满,有燥屎,寒热烦迫,短气汗出,亦治大小便俱不通。用法用量上三味,哎咀,以水700毫升,煮取500毫升,去滓内膏,煎取

  • 款冬汤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婴孺方》:款冬汤药方名称款冬汤处方款冬花2两,干姜2两,阿胶(炙)2两,吴茱萸1升,桂心5寸,艾鸡子大,鲤鱼1条(长1尺2寸)。制法上为细末,以酒调和置鱼肚中,铜器中蒸熟,取汁。

  • 八子丸

    药方名称八子丸处方青葙子1两,决明子(炒)1两,葶苈子(炒)1两,车前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地肤子1两,茺蔚子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生干地黄(洗,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