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枯痔方

枯痔方

《惠直堂方》卷三:枯痔方

药方名称枯痔方

处方金色密陀僧5两,生矾1两,枯矾1两。

制法另用黄占3两,麻油3两,化开入前药末搅匀,众手为丸,如梧桐子大,雄黄5钱,青黛2钱为衣。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8分,再加2分,渐加至2钱,白汤送下。其痔结成1块,从大便而下。

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医宗说约》卷六:枯痔方

药方名称枯痔方

处方明矾4两,***4钱,轻粉3钱,朱砂2钱。

制法先将矾入铜杓内煅滚,次入砒末搅匀,以矾枯为度,去火毒片时,次入轻、砂,再研极细,瓷罐收贮。

功能主治痔疮翻出。

用法用量每日辰午申3时以温汤洗净,四边须先用护痔散护住好肉,再以唾津调药末涂痔上。7-8日自然枯尽,方上生肌散。

摘录《医宗说约》卷六

猜你喜欢

  • 百合消胀汤

    药方名称百合消胀汤处方白术1两,芡实1两,茯苓5钱,百合5钱,山药1两,肉桂2钱,人参3钱。功能主治肺、脾、肾三经之虚,导致胃中积水浸淫,遍走于经络皮肤,气喘作胀,腹肿,小便不利,大便亦溏,一身俱肿。

  • 二白汤

    药方名称二白汤处方桃白皮1升,槐白皮(切)1升,苦参(切)5合,大枣10枚(劈),熟艾(三月三日者)5合。功能主治久痢变疳,下部生恶疮,恶寒壮热。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熊胆1枣许大,搅

  • 绛玉散

    药方名称绛玉散处方黄丹(炒红)2两重,绿豆粉(炒黄)3两重。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头上并身上湿疳,时复痒痛,皮肤湿烂,久不愈。用法用量清油调,鸡翎扫于疮上,后掺胜金散覆之。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九

  • 揩齿龙脑散

    药方名称揩齿龙脑散处方龙脑1分(细研),寒水石1两,盐花半两,石膏1两(细研),藁本半两,白芷半两,芎?半两,川升麻1两,细辛半两,龙花蕊半两。制法上为细散,于乳钵中研入龙脑,以瓷器盛,别用生地黄肥好

  • 剪血丸

    药方名称剪血丸处方木香1两。制法用湿纸裹,炮香为末,同酒糊为丸。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用法用量口服。注意切忌盐藏、白酒、鸡肉、鲊酱。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七

  • 三白丸

    药方名称三白丸别名素丹(《魏氏家藏方》卷四)。处方龙骨(煅,别研 )牡蛎粉各30克鹿角霜6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以滑石为衣。功能主治治小便滑数,遗精白浊,盗汗。用法用量每服10丸

  • 三痹汤加减

    药方名称三痹汤加减处方羌活12克,党参12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狗脊10克,熟地15克,黄芪15克,白芍10克,细辛2克,蜈蚣2条,川芎6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

  • 花桑枝煎

    药方名称花桑枝煎处方花桑枝1斤(锉),海桐皮半斤,仙灵脾半斤,五加皮半斤,牛蒡根半斤(上五味细锉,以水3斗,煮至1斗,滤去滓,却入锅中,慢火熬至5升),附子(去皮脐)1两,牛膝(去苗)1两,天麻1两,

  • 姜苏饮

    药方名称姜苏饮处方生姜、橘皮、苏叶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面青唇暗,振栗指冷,或皮肤粟生,或吐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许氏幼科七种·热辨》

  • 活血疏风方

    药方名称活血疏风方处方当归12克,丹参12克,赤芍9克,红花9克,荆芥9克,威灵仙9克,白蒺藜9克,苦参9克。功能主治活血疏风,除湿止痒。主血虚风燥。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朱仁康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