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达原饮

柴胡达原饮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达原饮

药方名称柴胡达原饮

处方柴胡4.5克 生枳壳4.5克 川朴4.5克青皮4.5克 炙草2.1克黄芩4.5克 苦桔梗3克草果1.8克槟榔6克荷叶梗16厘米

功能主治和中化湿,祛痰止疟。主痰疟。痰湿阻于膜原,胸膈痞满,心烦懊憹,头眩口腻,咳痰不爽,间日疟发,舌苔粗如积粉,扪之糙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柴胡达原饮

药方名称柴胡达原饮

处方柴胡1钱半,生枳壳1钱半,川朴1钱半,青皮1钱半,炙草7分,黄芩1钱半,苦桔梗1钱,草果6分,槟榔2钱,荷叶梗5寸。

功能主治和解三焦。主湿重于热,阻滞膜原。

注意若湿已开,热已透,相火炽盛,再投此剂,反助相火愈炽,适劫胆汁而烁肝阴,酿成火旺生风,痉厥兼臻之变矣。用此方者宜慎之。

各家论述俞氏以柴、芩为君者,以柴胡疏达膜原之气机,黄芩泄膜原之郁火也;臣以枳、桔开上,朴、果疏中,青、槟达下,以开达三焦之气机,使膜原伏邪,从三焦而外达肌腠也;佐以荷梗透之;使以甘草和之。虽云达原,实为和解三焦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猜你喜欢

  • 扑汗方

    《魏氏家藏方》卷四:扑汗方药方名称扑汗方处方牡蛎蛤粉制法牡蛎研粉,加入好蛤粉三分之一。功能主治治诸汗。用法用量用纱帛包裹,扑汗处,以频扑为佳。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扑汗方药方名称

  • 当归芍药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当归芍药汤药方名称当归芍药汤处方当归9克 芍药人参桂心生姜甘草各6克大枣10枚 干地黄6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产后虚损,不思饮食。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

  • 简妙膏

    药方名称简妙膏处方桑椹(自熟落地者,研自然汁)半升,诃子10枚(麻油内煎令熟,又诃子10枚,用麦麸炒令黄色,并去核,为细末)。制法将诃子末同桑椹汁和停,以银器盛,重汤煮成膏子,瓷瓶盛,密封收。功能主治

  • 桂麝散

    药方名称桂麝散处方麻黄15克细辛15克肉桂30克 牙皂9克 生半夏24克丁香30克 南星24克麝香1.8克冰片1.2克制法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阴疽、流注。用法用量掺于膏药内贴患处。摘录《药奁启秘》

  • 养正丹

    药方名称养正丹别名交泰丹处方水银、硫黄(研细)、朱砂(研细)、黑锡(去滓.称.与水银结砂),各一两。来源出宝林真人谷伯阳《伤寒论》中。炮制上用黑盏一只,火上熔黑锡成汁,次下水银,以柳枝子搅匀,次下朱砂

  • 二辛煎

    药方名称二辛煎处方北细辛9克 生石膏30克功能主治主阳明胃火上炎,牙根、口、舌肿痛,不可忍。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乘热频漱。备注原书云:"先用此汤漱口,后以三香散或

  • 黄耆五味饮

    药方名称黄耆五味饮处方炙耆3钱,白芍1钱,苍术1钱,姜蚕1钱,厚朴1钱,白术(土炒)5分,猪苓7分,腹皮7分。功能主治痘靥不愈。用法用量水煎服。如毒血化尽,方可加五味子5-7粒;若有余毒,多用加味平胃

  • 苍连汤

    《万病回春》卷三:苍连汤药方名称苍连汤处方苍术(米泔制)黄连(姜汁炒)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神曲(炒)各3克吴茱萸(炒)砂仁各1.5克甘草0.9克制法上药锉一剂。功能主治燥湿化痰,清胃和中。主

  • 增明丸

    药方名称增明丸处方当归芍药川芎熟干地黄木香连翘甘草槟榔各30克 山栀子薄荷叶黄芩各15宽大黄60克芒消23克 牵牛(轻炒,取头末)45克制法上药同为细末,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眼目昏暗,翳膜

  • 除瘴消痛散

    药方名称除瘴消痛散处方紫金藤(又名开心草)。制法上擂酒服。功能主治蛇头疔及一切腹蛇瘴。用法用量以滓敷患处。摘录《准绳·疡医》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