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栀子丸

栀子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30克栝楼子(炒)苦参(锉)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醋渍鸡子黄、白2枚,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瘀热不散,心神烦乱,小便赤涩,或小便如柏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下,一日四五次。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九五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1两,栝楼子1两(炒),苦参1两(锉)。

制法上为末,以醋渍鸡子黄白2枚,用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黄汗,体热,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1日4-5次。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

《千金》卷六: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3升,芎?4两,大黄6两,豉3升,木兰皮半两,甘草4两。

制法上为末,以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渣鼻疱。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稍加至15丸,1日3次。

摘录《千金》卷六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海上名方》: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去皮)半两,草乌头(炮)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瘫痪风。

用法用量每服3丸,渐加至7丸,常服2丸,细嚼,茶、酒任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海上名方》

《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7个,黄连5分,黄柏3分(炙),矾石4分(烧),大枣4个(炙令黑)。

制法上为末,以蜜为丸,如小豆许。

功能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腹时服;如未除,更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

猜你喜欢

  • 九味前胡汤

    药方名称九味前胡汤处方前胡1钱,防风1钱,枳壳1钱,桔梗1钱,杏仁1钱,红花1钱,当归1钱,荆芥1钱,山楂1钱。功能主治平调气血。主疹初出时,头面匀净,淡红滋润,身有微汗,吐泻交作。用法用量加笋尖3个

  • 垂命茯苓丸

    药方名称垂命茯苓丸处方茯苓2两,白术2两,泽泻2两,牡蒙2两,桂心2两,牡蛎2两(熬),牡荆子2两,薯蓣2两,杜仲2两,天雄2两(炮),人参2两,石长生2两,附子2两,干姜2两,菟丝子2两,巴戟天2两

  • 挝脾汤

    药方名称挝脾汤处方麻油四两,良姜十五两,茴香(炒)七两半,甘草十一两七钱半。炮制上炒盐一斤同药炒,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快,宿酲留滞,呕吐酸水,心腹胀痛,不思饮食,伤冷泄泻,并宜服之。常服快气,大解

  • 赤豆鲤鱼汤

    药方名称赤豆鲤鱼汤处方赤小豆50克陈皮辣椒草果各6克 活鲤鱼1尾(约1000克)葱 姜胡椒盐 鸡汤各适量制法将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把赤小豆、陈皮、辣椒、草果洗净后,塞入鱼腹中,再放入盆内,加姜、葱

  • 安石榴汤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陈癛丘:安石榴汤药方名称安石榴汤处方干姜6克(或用生姜12克)黄柏3克(细切)石榴1枚(小者2枚)阿胶6克(另研,渍之)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下痢白滞,久治不愈,困笃欲死。用法

  • 柴芩清膈煎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芩清膈煎药方名称柴芩清膈煎处方川柴胡2.4克 生锦纹(酒浸)4.5克 生枳壳4,5克 焦山栀9克 青子芩4.5克 苏薄荷4.5克 苦桔梗3克 青连翘6克 生甘草1.8克 鲜淡竹叶

  • 八仙糕

    《万技回春》卷三:八仙糕药方名称八仙糕处方枳实(去瓤,麸炒)120克白术(陈壁士炒)120克 白茯苓(去皮)60克陈皮(炒)60党 干山药120克 莲肉(去心、皮)60克山楂肉(去核)60克 拣参30

  • 加味紫苏和胎饮

    药方名称加味紫苏和胎饮处方紫苏叶(红者真)1钱,条芩1钱,甘草1钱,白术钱半,陈皮8分,藿香(须梗连叶者真)8分,砂仁5分。功能主治妊娠霍乱,寒热之盛,邪正交争,心腹绞痛,或吐或利,气血俱伤,子母不安

  • 京墨丸

    药方名称京墨丸处方京墨2两。制法上为末,用鸡子白3个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吐血、衄血。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地黄汁送下,或用好墨为末,每服2钱,以白汤化阿胶清调服;或用生地黄、藕节、生梨捣汁,磨

  • 活血舒筋止痛洗药

    药方名称活血舒筋止痛洗药处方酒归尾3钱,赤芍2钱(炒),丹皮2钱,乳香1钱(研),夏枯草3钱,没药1钱(研),木香1钱(研),红花1钱(酒)。功能主治活血舒筋,通络止痛。主皮肤病,筋骨痛。用法用量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