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生姜枳实汤

金匮要略》卷上:桂枝生姜枳实汤

药方名称桂枝生姜枳实汤

处方桂枝生姜各9克枳实5枚

功能主治通阳散寒,开结下气。治寒邪或水饮停留于胃,向上冲逆,心下痞闷,并向上牵引疼痛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桂枝生姜枳实汤

药方名称桂枝生姜枳实汤

别名桂心枳实汤、生姜枳实汤、桂枝枳实

处方桂枝3两,生姜3两,枳实5枚。

功能主治通阳气,破逆气。行气消痞,温中化饮。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胃脘痞闷,气逆上攻作痛,呕恶嗳气,畏寒喜热者。

用法用量桂心枳实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六)、生姜枳实汤(《鸡峰》卷十一)、桂枝枳实汤(《方剂辞典》)。本方方名,《外台》引作“桂心生姜枳实汤”。

注意忌生葱。

各家论述①《金匮玉函经二注》:枳实生姜,原以治气塞,况于痞乎?故较前条稍减轻分两,使痞者下其气以开之。悬痛属饮者,得生姜以散之,既足建功矣。乃去橘皮而用桂枝者,以所逆非一,或肾气上冲,正未可知,桂伐肾邪,正其能事,不但调和营卫,为去痞臣也。②《金匮要略心典》:桂枝枳实生姜辛以散逆,苦以泄痞,温以祛寒也。③《金匮要略方义》:方中重用枳实快气消痞,以桂枝通阳降逆,以生姜散寒化饮,三药相合,使气行则痞消,阳盛则饮化,气畅饮消则诸逆痞痛自愈。

临床应用吐水《金匮要略今释》引《成迹录》:一妇人患吐水,水升胸间,漫漫有声,遂致吐水,每日晡而发,至初更乃已。诸医与大小柴胡汤及小半夏汤之类,无效。先生诊之,用桂枝枳实生姜汤,乃全愈。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六合汤

    《易简方》:六合汤药方名称六合汤处方当归生地川芎芍药莪术官桂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养血祛瘀。治经血凝滞,腹内气血作痛。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热服。摘录《易简方》

  • 白绿丹

    药方名称白绿丹处方人中白1钱(煅),铜绿3分,麝香1分,蚯蚓2条(葱白汁浸,火炙,为末)。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敷之。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 穿心莲片

    药方名称穿心莲片来源本品为穿心莲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灰褐色至棕褐色;味苦。炮制取穿心莲粗粉,用85%乙醇热浸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

  • 醋石榴子方

    药方名称醋石榴子方别名醋石榴丸、酸石榴丸处方酸石榴7颗(去皮,置于盆内,炊饭甑上蒸烂,绞取汁),冬消梨20颗(去皮核,研绞取汁),羌活1两,***屑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干薄荷叶1两,茺蔚子半两,白

  • 滚金丸

    《百一》卷五:滚金丸药方名称滚金丸处方干姜(不炮)1两,真橘皮(不去白,洗)1两,天南星(生用)1两,半夏(不汤洗)1两。制法先用生姜1两(不去皮)捣烂,制半夏、南星末作曲,却用余药共一处为末,以生姜

  • 当归承气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当归承气汤药方名称当归承气汤处方当归大黄各30克甘草15克芒消27克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主阳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用法用量每服60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

  • 复春丹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复春丹药方名称复春丹处方杜仲(酥炒断丝)破故纸(酒浸一宿,用脂麻炒黄色)萆薢(酥炙黄)巴戟(去心)各30克沉香15克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腰腿疼痛。用法用

  • 粟米粥

    药方名称粟米粥处方粟米150克羊肉250克(去脂膜,拣取120克,细切)功能主治治产后气血两虚,不能下食。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5升,下米、羊肉同煮,欲熟时人盐、醋、椒、葱,更煮粥令熟。空腹时食之。摘录

  • 调元健步丸

    药方名称调元健步丸处方当归(酒洗)2两,川黄柏(盐酒炒)2两,枸杞2两,牛膝3两(盐酒浸),白芍药(微炒)1两,白茯苓1两,白术(炒)1两,苍术1两,陈皮1两,炙甘草3钱,木瓜8钱,五加皮8钱,川续断

  • 革二

    药方名称革二别名五十号复象方处方金银花、茜草、连翘、黑山栀、枳壳、丹皮、赤芍、牛膝、石斛、草决明、童便。功能主治眼目痧。用法用量五十号复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临床应用眼目痧:江道诚患心中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