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桂汤

椒桂汤

温病条辨》卷三:椒桂汤

药方名称椒桂汤

处方川椒18克(炒黑)桂枝18克 良姜9克柴胡18克 小茴香12克 广皮9克吴茱萸9克(泡淡)青皮9克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治暴感寒湿成疝,寒热往来,脉弦反数,舌白滑,或无苔,不渴,当脐痛,或胁下痛。

用法用量用急流水1.6升,煮成600毫升,温服200毫升。覆被令微汗,佳。不汗,再服200毫升,接饮生姜汤,促之得汗。次早又服200毫升,不必覆被再令汗。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普济方》卷十四:椒桂汤

药方名称椒桂汤

别名木瓜

处方鸡粪1合(微炒),肉豆蔻1钱(去壳),胡椒1钱,桂心半两,木瓜3钱。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肝虚转筋入腹,胸闷绝,体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十四

猜你喜欢

  • 知母石膏汤

    药方名称知母石膏汤处方知母9克石膏12克葛根萎蕤各6克甘草黄芩升麻人参杏仁羌活防风各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温之病,因发汗后,身体不恶寒而反恶热,无下证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

  • 调卫止汗汤

    药方名称调卫止汗汤处方炙耆1钱,麻黄根1钱,当归1钱,人参随症加减,防风3分,桂枝5分,炙甘草5分,枣2个。功能主治产后汗出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汗多而渴,加麦冬、五味。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 肥儿丸

    《中国药典》:肥儿丸药方名称肥儿丸处方肉豆蔻(煨)50g木香20g 六神曲(炒)100g麦芽(炒)50g 胡黄连100g槟榔50g使君子仁100g性状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苦。炮制上七味,

  • 川附散

    药方名称川附散处方川芎、白附子、牛蒡子、荆芥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偏正头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腊茶调服。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五

  • 忽鹿麻散

    《圣惠》卷七十九:忽鹿麻散药方名称忽鹿麻散处方忽麻子1两,红兰花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赤芍药半两,琥珀半两,嫩荷叶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产后躁热,心神烦闷。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 鸡艾汤

    药方名称鸡艾汤处方艾叶2两,丹参2两,当归2两,麻黄2两,人参3两,阿胶3两,甘草1两,生姜6两,大枣12个。功能主治妊娠二月,始阴阳踞经,有寒多坏不成,有热即萎悴,中风寒有所动摇,心满脐下悬急,腰背

  • 珠蛤散

    药方名称珠蛤散处方熟石膏62克 煅蛤粉31克黄柏15克冰片少许制法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治湿疹,皮炎,烧伤。用法用量麻油调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固本丹

    药方名称固本丹处方牡蛎(白者,生为细末,用好醋和为丸,入火烧令通赤,放冷)4两,白石脂2两,硫黄1两半,阳起石1两。制法上为细末,熟汤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入盒子内,以赤石脂封口,外用盐泥固济,候干

  • 韩氏驱毒散

    药方名称韩氏驱毒散处方龙骨1两,甘石1两,轻粉2钱5分,冰片3钱,儿茶7钱,元连5钱,红粉5钱5分。制法上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杀菌化毒,止痛消肿,生肌长肉。主痈疽恶疮,下疳阴蚀,杨梅疮,痔疥疮,疔毒红伤

  • 解表饮

    药方名称解表饮别名解表散处方麻黄3钱,紫苏3钱,桔梗3钱,川芎5钱,升麻5钱,当归5钱,忍冬花5钱,姜蚕3钱5分,蝉蜕3钱5分,子羊肉10两。功能主治下疳便毒同起,内作筋骨疼痛者。用法用量解表散(《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