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梅汤

椒梅汤

万病回春》卷五: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乌梅花椒槟榔枳实木香(另研)香附砂仁川楝子(去核)肉桂厚朴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杀虫止痛。治虫痛,时痛时止,面白唇红,舌有白点。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温病条辨》卷三: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黄连6克黄芩6克干姜6克白芍(生)9克 川椒(炒黑)9克乌梅(去核)9克人参6克枳实4.5克半夏6克

功能主治驱蛔,祛暑。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备注本方由仲景乌梅丸化裁而成。方中川椒、乌梅黄连三味极辛、极酸、极苦之品,为驱蛔杀虫之主药;配黄芩黄连以祛暑邪;干姜助川椒以驱蛔,并能温脾胃以实土;土败木乘,故以白芍以柔肝,人参以补虚;心下板实,故用枳实以破气消痞;呕恶吐蛔,故用半夏以降逆止呕。诸药合用,共奏驱蛔祛暑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一盘珠》卷二: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花椒1钱,乌梅3枚,葱脑3个,槟榔1钱。

功能主治虫症。腹痛口渴,饮水不已,兼呕清水。

摘录《一盘珠》卷二

《回春》卷五:椒梅汤

药方名称椒梅汤

处方乌梅花椒槟榔枳实木香(另研)、香附砂仁川楝子(去核)、肉桂厚朴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虫痛。心腹痛,胃口有虫作痛者,时痛时止,面白唇红。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泻血汤

    药方名称泻血汤处方生地黄(酒洗,炒)熟地黄蒲黄丹参(酒炒)当归(酒洗,去土)汉防己(酒洗,,炒)柴胡(去芦)甘草梢(炙)羌活各30克桃仁(去皮)9克(酒浸)制法上药共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热入血室,发热日

  • 保童丸

    《幼幼新书》卷三十九引《婴孺》:保童丸药方名称保童丸处方牛黄1分,夜明砂1分,甘草(炙)1分,甘遂1分,牡蛎1分,珍珠1分,巴豆(净,者5-7沸,霜)1分,虎睛1分,芍药4分,黄芩4分,杏仁(净)4分

  • 阳起石圆

    药方名称阳起石圆处方阳起石(酒浸半曰.细研)二两,吴茱萸(汤洗七遍.焙.微炒)三分,熟地黄一两,牛膝(去苗.酒浸.焙)、干姜(炮)、白术,各三分。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百杵,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

  • 薷苓汤

    药方名称薷苓汤处方香薷黄连(姜汁炒)厚朴(姜炒)扁豆(炒)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夏月暑泻,欲成痢疾。用法用量每服15~18克,用水220毫升、姜3片,煎至160毫升温服。摘录《

  • 升麻饮子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升麻饮子药方名称升麻饮子处方山栀子仁防风(去芦头)甘草(炙)大黄连翘升麻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小儿脏腑积热,面赤烦渴,痰实不利,肠胃燥涩。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

  • 茯苓消气丸

    药方名称茯苓消气丸处方汉防己1钱,茯神1钱,茯苓1钱,胡连1钱,麝香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脾疳,手足浮肿。用法用量每服5丸,米饮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八○

  • 返本丸

    药方名称返本丸处方黄犍牛肉(去筋膜,切片,河水洗数遍,仍浸1宿,次日再洗3遍,水清为度,用无灰好酒同入坛内,重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煮一昼夜,取出,如黄沙为佳,焦黑无用,焙干为末听用)4两,山药(盐炒过)

  • 二气双调饮

    药方名称二气双调饮处方人参6克茯苓6克山药9克 归身6克枸杞子9克 干苁蓉9克牛膝6克 广皮3克半夏4.5克砂仁3克青皮4.5克(水炒)沉香1.5克(人乳磨冲)功能主治主关格。始则气机不利,喉下作梗,

  • 定痫丸

    《医学心悟》卷四:定痫丸药方名称定痫丸拼音Dìng Xián Wán处方明天麻30克川贝母30克胆南星(九制者)15克半夏(姜汁炒)30克陈皮(洗,去白)21克茯苓(蒸)30克茯神(去木,蒸)30克丹

  • 蒿虫丸

    药方名称蒿虫丸处方朱砂1钱,轻粉1钱。制法上为细末,取青蒿节内虫(须七月初旬取,迟则生翅飞去)同研,丸如麻子大,晒干,瓷罐收贮。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用法用量每服1岁1丸,人乳汁调化下。摘录《慈幼新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