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樗皮丸

樗皮丸

医学纲目》卷三十四:樗皮丸

药方名称樗皮丸

别名樗树根丸(《摄生众妙方》卷七)、椿根皮丸(《饲鹤亭集方》)。

处方芍药15克 良姜9克,黄柏6克(各炒成灰)椿根皮45克

制法上药为末,粥丸。

功能主治主赤白带有湿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米饮吞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四

女科指掌》卷一:樗皮丸

药方名称樗皮丸

处方樗根自皮(米泔洗,去黑皮,晒干,酒炒)陈皮茯苓半夏香附川芎苍术黄柏炮姜地榆牡蛎

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主湿痰下注,带下如倾,头眩呕哕,肌肥,脉滑者。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女科指掌》卷一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樗皮丸

药方名称樗皮丸

别名樗根白皮

处方臭樗根皮(锉,炒)。

制法上为末,水和为丸,如枣核大。

功能主治妇人久痢及疳痢,诸方不愈者。

用法用量樗根白皮散(《鸡峰》卷十六)。

注意忌油腻、热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医统》卷七十四:樗皮丸

药方名称樗皮丸

处方臭樗皮(微炒)1两,酸石榴皮1两,黄连1两,阿胶(炒)1两,艾叶3分(微炒)。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漏下血及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医统》卷七十四

猜你喜欢

  • 藿枇饮

    药方名称藿枇饮别名藿脾饮处方藿香叶、枇杷叶(去毛)、桑白皮、陈皮、干葛、白茯苓、鸡距子各等分。功能主治酒疸。用法用量藿脾饮(《法律》卷六)。摘录《准绳·类方》卷五引戴氏方

  • 荔核散

    《得效》卷九:荔核散药方名称荔核散处方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去火毒,为末。功能主治肾大如斗。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下,日3次。不过2剂,除根。摘录《得效》卷九《普济方》卷二四

  • 理中茯苓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理中茯苓汤药方名称理中茯苓汤处方赤茯苓1两(去黑皮),***1两(镑),赤石脂1两,黄连1两(去须),龙骨1两,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焙),人参1两

  • 蜘蛛散

    《金匮要略》卷中:蜘蛛散药方名称蜘蛛散处方蜘蛛14枚(熬焦)桂枝7克制法上二味,研末为散。功能主治破结行气,温肝散寒。治阴狐疝气,偏有小大,时时上下。用法用量每服1克,米饮调下,一日二次。或作蜜丸。摘

  • 参连丸

    《杨氏家藏方》卷七:参连丸药方名称参连丸处方艾叶(用糯米糊拌,焙,取细末)45克干姜(炮,取末)60克(同艾末用米醋900毫升,慢火熬成稠膏)宣黄连45克(锉如豆大,用吴茱萸45克同炒紫色,拣去吴茱萸

  • 大果蜜汤

    药方名称大果蜜汤处方生地1钱,当归身1钱,独活1钱,吴茱萸(炒)1钱,白芍(酒炒)1钱,干姜(炒)1钱,炙草1钱,桂心1钱,小草1钱,细辛5分。功能主治宿寒内伏,因产后虚寒血凝,上冲心之脉络而心痛者。

  • 宽中快癍汤

    药方名称宽中快癍汤处方青皮(醋炒)、陈皮、枳壳(炒)、南山楂、麦芽(炒)、木香、黄连(生)、连翘(去心)、厚朴(炒)、甘草(生)。功能主治痘疹起胀之时,过于饮食,滞热内郁,痘不起胀,懒食恶食,肚皮发热

  • 加减观音散

    《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加减观音散药方名称加减观音散处方白术(炒)、白扁豆(蒸)、人参(去芦)、白茯苓、干山药、甘草、黄耆(蜜水炙)、神曲(炒)、麦芽(炒)、香附子(炒去毛)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

  • 骨槽风丸

    药方名称骨槽风丸处方好肉桂1两,炮姜5钱,麻黄3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骨槽风。用法用量每服2-3钱,用半夏3钱、白茯苓2钱、甘草1钱、白芥子2钱、生姜3片水煎汤送服。摘录《春脚

  • 解肝清胃饮

    药方名称解肝清胃饮处方当归8钱,生白芍8钱,枳实2钱,槟榔2钱,草蔻仁1钱(研),生甘草5分,白僵蚕3钱(炒),桔梗3钱。功能主治锁喉瘟流行时,见胸口胀闷,周身酸痛,恶寒,忽然咽喉堵塞,滴水不能下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