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活络丹

活络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草乌(炮.去皮.脐)、地龙(去土)、天南星(炮),各六两半。乳香(研)、没药(研),各二两二钱。

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酒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元脏气虚,妇人脾血久冷,诸般风邪湿毒之气,留滞经络,流注脚手、筋脉挛拳,或发赤肿,行步艰辛,腰腿沉重,脚心吊痛,及上冲腹胁膨胀,胸膈痞闷,不思饮食,冲心闷乱,及一切痛风走注,浑身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荆芥茶下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别名小活络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处方天南星(炮)川乌(炮,去皮、脐)地龙(去土)各180克乳香(研)没药(研)各66克草乌(炮,去皮、脐)180克

制法上药六味,各研细末,混和研匀,酒调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寒止痛。治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肢体筋脉挛痛,关节伸屈不利,疼痛游走不定;中风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痰湿死血,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跌打损仿,瘀阻经络而疼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冷酒送下,或用荆芥汤下亦得。

注意凡阴虚有热及孕妇均慎用。

备注方中川乌草乌辛热走窜,祛风除湿,温通经络,并可止痛,为主药;天南星燥湿化痰,以除经络中之痰温,为辅药;再以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共为佐使药。合而成方,能祛风湿,通经络,化痰湿瘀滞,故对上述诸证有效。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穿山甲15克白芷细辛藁本僵蚕石膏藿香木鳖子骨碎补荆芥天麻天南星干蝎各30克 大赭石60克 羊踯躅麻黄各45克草乌头(春)360克(冬)500克(秋、夏)各25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止痛。治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祁蛇肉5钱,虎骨5钱,苓块5钱,草蔻5钱,白蔻5钱,羌活5钱,毛姜5钱,首乌5钱,酒军5钱,灵仙5钱,乌蛇肉5钱,玄参5钱,地龙5钱,细辛5钱,乌药5钱,天麻5钱,青皮5钱,黄连5钱,乳香5钱,没药5钱,白附子5钱,蝎子5钱,黄芩5钱,赤芍5钱,麻黄5钱,当归5钱,元桂5钱,葛根5钱,酒地5钱,僵蚕5钱,香附子5钱,甘草5钱,桂枝5钱,杜仲5钱,川芎5钱,白芷5钱,防风5钱,龟版5钱,藿香5钱,白术5钱,广木香5钱,血竭花5钱,天竺黄5钱,公丁香5钱,油松节5钱,川牛膝5钱,梅片5钱,麝香2钱,***2钱,丽参3钱,朱砂5钱,盔沉香5钱,牛黄2钱,安息香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1钱重,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舒肝活血,除湿化痰。主风湿麻痹,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骨疼痛,痰热炽盛,卒然昏迷。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送服,每天2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蕲蛇肉2两,乌蛇肉2两,灵仙2两,制草2两,天麻2两,全蝎2两,制首乌2两,制龟版2两,麻黄2两,贯众2两,甘草2两,羌活2两,藿香2两,乌药2两,黄连2两,熟地2两,广木香2两,熟军2两,沉香2两,细辛1两,赤芍1两,制没药1两,公丁香1两,制乳香1两,炒僵蚕1两,制南星1两,青皮(醋炒)1两,骨碎补1两,白蔻1两,制附子1两,黄芩1两,香附(酒制)1两,玄参(去芦)1两,白术(麸炒)1两,防风2两5钱,血竭7钱,制松香5钱,地龙5钱,葛根1两5钱,制虎骨1两5钱,当归1两5钱,肉桂(去粗皮)2两,人参(去芦)3两,竹节香附2两(上药共为细粉),***粉5钱,麝香5钱,牛黄1钱5分,冰片2钱5分,安息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炼蜜为丸,1钱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去风散寒,镇痉止痛。主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伤科汇纂》卷七: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川乌草乌、南星、半夏胆星地龙(灰酒洗,煅)。

制法上为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湿痰死血在手足间,有一二点痛,年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7丸。

摘录伤科汇纂》卷七

《医便》卷五: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牛黄2钱5分,片脑1钱5分,麝香5钱,人参1两,***5钱,白花蛇2两,乌梢蛇2两,黑附子1两,乌药1两,白豆蔻1两,青皮1两,白茯苓1两,香附1两,当归1两5钱,骨碎补1两,麻黄2两,川芎2两,两头尖2两,白术1两,羌活2两,防风2两,全蝎2两,天麻2两,玄参2两,威灵仙1两半,白芷2两,草豆蔻2两,血竭7钱半,黄芩2两,黄连2两,地龙5钱,大黄2两,熟地黄2两,木香2两(陆的),沉香1两(陆的),丁香1两,乳香1两,没药1两,安息香1两,细辛1两半,干葛1两半,赤芍药1两,姜蚕1两,天竹黄1两,龟版1两,虎骨1两,藿香2两,甘草2两,朱砂1两,官桂2两,松香5钱,何首乌2两,金箔400张,酥油1两,黄蜡40斤,蜜糖11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清心明目,宽膈活络,宣通气血。主风湿诸痹,肩背腰膝,筋骨疼痛,口眼?斜,半身不遂,行步艰难,筋脉拘挛,一切风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茶酒服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以四物服之尤妙。年过40,当预服10数丸,至老不生风疾。

摘录《医便》卷五

普济方》卷九十三: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萆薢4两,川乌5钱(去皮脐,切4块),金毛狗脊4两(切作片,去毛),苍术5钱(去皮,切作片,炒),破故纸(拣,炒)5钱,杜仲5钱(细切,姜汁浸,炒去丝),仙灵脾(切)5钱,吴茱萸(炒)5钱,续断5钱(切),小茴香(炒)1两,独活(切)1两,薏苡仁3两,猪牙皂角(去皮丝,切作1寸)2两。

制法上作一处,用好酒3升,于瓷瓶内浸1宿,次日以文武火煮至约酒汁1升,撩出焙干,为细末,用煮药酒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瘫痪,筋挛骨疼,腰膝疼痛,口眼?斜,言语謇涩,目晦耳聋,头风,心气痛。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与七乌丸相间服。

注意孕妇不可服。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

《急救仙方》卷六: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胡芦巴4两(以2两用海金沙4两同炒令赤色,又以2两用巴豆4两同炒令赤色),苍耳草4两(焙干),左缠藤4两(连叶焙干用)。

制法上为末。以好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脚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用生酒吞下,病在腰半饥服,病在膝脚,空心服。

摘录《急救仙方》卷六

《魏氏家藏方》卷八: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木瓜(去心)2两,牛膝(去芦)2两,肉苁蓉2两,天麻2两,黄耆(蜜炙)2两,大当归(去芦)2两(上药用好酒浸3日,取出焙干),川附子(炮,去皮脐)、虎骨(炙黄)、川萆薢、毛狗脊没药(别研)1两,乳香(别研)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湿相搏,遂致筋脉拘挛,足胫疼痛,浑身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煎木瓜汤或盐酒送下;或用小续命汤送下尤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

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卫生家宝》: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五灵脂2两,破故纸2两,赤芍药2两,川乌头2两,草乌头(二乌并锉碎,用葱切作片子,同和匀,碗合1宿取出,不用葱)2两,山栀子(去壳)2两,黑牵牛2两,白牵牛2两,何首乌2两,土朱4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脚气,腰疼,一切风疾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打扑伤损,用苏木酒送下;脚气,用木瓜酒送下;腰疼,用核桃酒送下;常服,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卫生家宝》

《局方》卷一(吴直阁增诸家名方):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别名小活络丹、追风活络丹、小活络丸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6两,草乌(炮,去皮脐)6两,地龙(去土)6两,天南星(炮)6两,乳香(研)2两2钱,没药(研)2两2钱。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元脏气虚,妇人脾血久冷,诸般风邪湿毒之气,留滞经络,流注脚手,筋脉挛拳,或发赤肿,行步艰辛,腰腿沉重,脚心吊痛,及上冲腹胁膨胀,胸膈痞闷,不思饮食,冲心闷乱,及一切痛风走注,浑身疼痛。跌打损伤,瘀血停滞之疼痛。

用法用量小活络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追风活络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哈尔滨方)]、小活络丸(《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

各家论述1.《济阳纲目》:胆南星之辛烈,所以燥湿痰;二乌辛热,所以散寒湿;蚯蚓湿土所生,用之者何?《易》曰:方以类聚,欲其引星、乌直达湿痰所聚之处,所谓同气相求也。亦《内经》佐以所利,和以所宜之意。风邪注于肢节,久久则血脉凝聚不行,故用乳香没药以消瘀血。

2.《成方便读》:川乌草乌,直达病所,通行经络,散风邪,逐寒湿;而胆星即随其所到之处,建祛风豁痰之功;乳、没之芳香通络,活血行瘀;蚯蚓之蠕动善穿,用为引导;用酒丸酒下,虽欲其缓,而仍欲其行也。

摘录《局方》卷一(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何氏济生论》卷一: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当归、川续断、川杜仲牛蒡子。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开水送下。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一

《鸡峰》卷二十五: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穿山甲半两,白芷1两,细辛1两,藁本1两,白僵蚕1两,石膏1两,藿香1两,木鳖子1两,骨碎补1两,荆芥1两,天麻1两,天南星1两,干蝎1两,大赭石2两,羊踯躅1两半,麻黄1两半,草乌头(春12两,冬1斤,秋半斤,夏半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风活血,止骨节疼痛。主

用法用量每服嚼1丸,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活人方》卷一:活络丹

药方名称活络丹

处方何首乌(生熟各半)4两,香附(酒浸,炒)4两,当归3两,天麻3两,南星(姜汁制)2两,橘红3两,枳壳2两(炒),延胡(酒炒)2两,抚芎1两,羌活1两5钱,独活1两,红花1两5钱,秦艽1两,乳香5钱(出汗),没药5钱(出汗)。

制法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重3钱。

功能主治湿痰及风热流滞经络,以致口眼?斜,手足搐搦,筋脉不舒,半身不遂,肢体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淡姜汤,临卧陈酒化服。

摘录《活人方》卷一

猜你喜欢

  • 拔疔围药

    药方名称拔疔围药处方苍耳子(捣烂)、霜梅肉。功能主治拔疔。主痛疽,发背。用法用量和匀。贴疔上。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 姜连散

    《普济方》卷三四○:姜连散药方名称姜连散处方诃黎勒、龙骨、乳香、干姜、芎?、白术、盐梅各等分(1方有黄连)。制法上为细末,入梅肉搅匀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胎前下痢。用法用量每服5-7丸,白痢

  • 薄荷煎

    《御药院方》卷一:薄荷煎药方名称薄荷煎处方薄荷1斤(取头末2两),川芎半两(取末2钱),脑子半钱(研),甘草半两(取末2分半),缩砂仁半两(取末2分)。制法上药都拌匀,于药末内称出半两为衣,用白沙生蜜

  • 降气散

    药方名称降气散处方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巴豆14个。制法上药同一处炒,令巴豆焦赤,取青橘皮捣为细末,巴豆不用。功能主治上气喘急,心胸满闷。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降气汤”、“青皮散”

  • 加减活血住痛散

    药方名称加减活血住痛散处方当归3钱,山甲3钱,木瓜3钱,牛膝3钱,乳香2钱,没药2钱,独活1钱5分,羌活1钱5分,枳壳1钱5分,小茴1钱,甘草1钱,淮乌1钱,川芎1钱,白芷1钱,人参1钱,大茴1钱,血

  • 降火安金汤

    药方名称降火安金汤处方知母2钱,麦冬1钱半,生地1钱半,桔梗1钱,牛膝1钱,甘草1钱,桑皮1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实火上炎,肺受火烁,咳嗽烦甚,脉洪大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有痰易来,加半夏2钱;如咳甚而

  • 凤凰散

    《古今医鉴》卷十五:凤凰散药方名称凤凰散处方抱过鸡卵壳、黄连、轻粉各等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均一处。功能主治下疳,阴头生疮肿痛。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痘疹仁端录》卷十五:凤凰散药方名

  • 大疳丸

    药方名称大疳丸处方白矾(枯)1两,绿矾1两,胆矾2钱,干虾蟆1枚(去肠肚,炙),莨菪子1分,葶苈(炒)1分,蜗牛4枚(以上7味入在瓶内,盐泥固济,候干,火烧通赤,取出研为细末),胡黄连1分,生蜗牛(研

  • 救劳丹

    《医学集成》卷二:救劳丹药方名称救劳丹处方熟地、枸杞、杜仲、人参、鹿胶、牛膝。功能主治房劳吐血,出于肾者。摘录《医学集成》卷二《石室秘录》卷六:救劳丹药方名称救劳丹处方熟地1两,当归1两,黄耆2两,人

  • 葶苈大枣泻肺汤

    《金匮要略》卷上:葶苈大枣泻肺汤药方名称葶苈大枣泻肺汤别名葶苈大枣汤(《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处方葶苈15克(熬令黄色,捣丸)大枣12枚功能主治泻肺去痰,利水平喘。治肺痈,胸中胀满,痰涎壅塞,喘咳不得